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奥秘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讲万物运行的规律,明白了这两个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3/5/15
贵阳治疗儿童白癜风 http://m.39.net/news/a_9568667.html

在道德经当中,老子对“道”有很多的描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的论述。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道德经》

这一章可以说是老子论道的总纲,虽然是无声无形,也就是文章所提到的,“寂兮寥兮”,而且“不可言说”,在原文说:“不知其名强为之名”,但它仍有适用于天下万物,也就是天下母,在这里老子讲的道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第一独立而不改;第二周行而不殆。

独立而不改

所谓的独立而不改的意思就是强调道是永恒的,它具有永恒性,先天地生。具体来说就有三层含义

《道德经》

道“无物”在道德经第14章当中提到这个观点。倒不是一个有形的物体,它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他只有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道”又是有物的,在道德经第21章提到这个观点。不但有效,而且有精,在文章当中说,知众甫之状。这也就是说老子所说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在道德经当中的第4章有提到几个观点。?有物生于无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道德经第40章有提到这个观点,意思是说天下万物都生于有形,得悟,但是有形的物都遵循着无形的道。

老子原名叫李耳

周行而不殆

那么这个无形的道究竟是什么呢?这就不得不提到道德经的第两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周行而不殆。

道及其化生的天地万物都是不停地在运动,即“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其深层的原因则在于阴阳两种势力的冲突,即“万物负阴而抱阳”,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提到这个观点。

道不仅不停地在运动,而且运动的双方总是向它的相反面转化,“反者道之动”在道德经第四十章提到这个观点。老子对此有深刻的认识。

《道德经》抄写

举个例子说,他认为贵是以贱为本的,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此非以贱为本耶?”在道德经第三十九章,福祸是相互依存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因此他强调必须“图难于其易,为大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在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总之如果我们把老子的道德经理解为成败、存亡、福祸、古今之道,理解为一种普遍的规律,理解为一种政治智慧,那么老子书中有许多玄之又玄的论述,都可以得到比较合理的解释。

老子

可以说以上两个特点,可以说是道德经整部著作,最重要的。但是要能够深刻地理解,这两个特点,一定要有阴阳的基础思维。

否则你很难搞懂其中各种力量之间的转换。比如说书中提到了很多次所谓的有形无形,有物无物。贵贱等等,其实都是阴阳的体现。勉强用现代的哲学来解释。就是二元对立的两个面,二元对立的两个面,其实阳极阴极必阳,他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所以,周行而不殆。

万物负阴而抱阳,其实也就是,告诉我们,阴和阳本来是一体,但是在议题当中呢,它又有两种力量。

《道德经》竹简

比如说我们一个手掌拿出来,他有两个面,可能朝上的那一面就叫做杨朝,下的这一面就叫做阴。但整体上看它就是一体的,没有办法给它分割开来看。但这也仅仅是我的一己之见,历史上很多人都对道德经做过注解,但是,没有哪个人敢说自己的解释,就是老子写作的初衷。

在《道德经》问世以来无数的先贤解读它。有不好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就是会让很多入门的人们感到混乱,好的一面就是,通过后代人的智慧,丰富了,大家对哲学生命的理解和思考。其实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也是智慧与创新的一部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12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