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gui),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为政(为修)随和宽松,无所事事,人民反而喜乐淳和;为政(为修)严厉,立刑坚定,赏法分明,人民就心怀争斗,急功近利。灾祸是福惠的别名;福祥是灾祸潜伏之地。谁知道它们的运行规律?是没有正确与否的。(王弼:唯无可正举,无可形也,闷闷然,而天下大化,是极也!)以正确治国反而出现奇异之乱,提倡善举以利事物的话,则多伪善之妖恶。人们的迷惑,是因失道而顽固长久了。因此,圣人正直而不孤立,(王弼:以方导物,令去其邪,不以方割物,所谓大方无隅。)以清廉而为去其污而不伤物,以直率而为去邪僻而不恣肆,大直若屈,光明而不耀眼。以光明明鉴自己所迷,不以光芒来掩藏自己的恶念。唯持清明神智。
道之所能,心之所需,以道治心,心安物顺,欲壑顿消。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为政也指为修(修行人),修行人和执政的人随和宽松,万事随缘,对人不评判,对任何人没有要求,无所事事。“绝学无为闲道人”,修道人应该是绝学而无为的,所以你就无所事事。执政者宽松随和,那么人民就喜乐。修行人随缘无为,那么你就一直是喜乐醇和的。喜乐醇和是符合道的,直接就是道的彰显,特别合道我们才会喜乐。不喜乐的绝对是背道的。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为政严厉,立刑坚定,赏法分明,人民就心怀争斗。这个“察察”的意思就是对什么都警觉,对什么都严刑严厉,指的就是治国、修行绷的特别紧,任何事都要来觉察我在干什么,我今天没有宽恕,我就很痛苦,我就很罪疚,就会崩溃的,你内在下面是个缺(“其民缺缺”)。执政的人,立了很多法,赏罚分明,非常的严厉,人们就要争做好人,争得人民的表扬,然后就互相争斗,竞争,不信任,特别的分裂。
那么修行人也是这个样子的,如果你在任何时候都绷得很紧,每一分钟都在觉察,每分钟都要看看我在干什么,我的身体有什么情绪了,我现在是不是在修行了,我现在怎么怎么样,这是因为你的罪疚心在驱使你,你的匮乏之心在告诉你:我们现在不好,此时此地此人不好,不完美,我们还要去追求更多、更大、更好、更完美的。这都是因为缺,都是因为匮乏,都是因为离道太远,所以就“其民缺缺”。就是因为缺,整个人民就开始急功近利,修行也会急功近利,急急忙忙的刚有一点开悟就跑出去到处讲(我开悟了,我是什么什么的大师,我怎么怎么样),或者是拼命的找大师,被大师认可,就认为自己开悟了,转身就攻击其他弟兄了。这种都会变得急功近利,都是因为你欠缺,你还是跟着小我跑。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我们在劝慰人时经常用这句话,往往会说不要紧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祸是你的福气。别人有福气的时候特别膨胀张扬,大家就说低调一点,居安思危,这样做让人处于平静平淡平安的状态。但是为什么祸里有福,福里有祸呢?我从真相这里解剖给大家看。
所谓的福无非是得,比如得到了地位,得到了钱财或者得到了美娇娘结婚了,总之一定是获得了什么,这叫福,那就是有所得,对不对?如果没有得,我们不会觉得这个人有福,至少是你身体好,你有一具好身体,你获得了一具好身体。它一定是得,得到一种圆满的体验,我们认为这是福。祸就是失,失了财富,失了爱人,失了家庭,失了健康的身体,或者是失了官位,失了名声,失了尊严,总之它都是失。你看,这得、失是不是都是假的?祸和福其实都是一样。
为什么祸又会变成福呢?当你失了以后,你就不再想了,就平静下来了,反正已经如此了,反而会把祸变成福。因为祸就是我们的烦恼,烦恼即菩提,得祸的时候我们反而放心了,放下了不去要了,不再去追了。一不去追,就放下了,你就放下了这个得失心,菩提就显现了,你的圆满本性就显现。圆满本性一显现,这个祸就被你的福圆满的填平了。我讲一个我生活中遇到的例子,从泰国回来,在机场失掉了我的箱子,当时第一念是惊讶,我的东西不在了,好多东西的。最后坐下来,我干脆不挂了,我只背着包包走了,当时就定了,当时就觉得没什么。因为我放下了对这个东西的执着,就没事了,虽然也去报警,做了记录,也走了一道程序,但是我真的就放下了。我去泰国就是去静坐的,就是完全去见性的,所以就对这个不太在意,回国以后,马上别的道友又补给我。这个例子就是你对祸的执着放下了,比如你家里有人去世了,反正是不得不接受,你反而不牵挂了。如果你放不下,那就完了,比如离婚了,你一直在痛苦里要痛很长时间,但是当你放下这件事,你就会发现原来你是圆满无缺的,男人能做的,什么你不能做?你一直什么都不缺,这个就是你的福又回来了。这个福不是得来的,是你本来的福,你却以为是你得了个人才有福。这个得失是假的,你真正的福是你本来圆满、什么都不缺的本性,这才是真正的福。
“福兮,祸之所伏”,当你以为你得到了很多东西,得到这样,得到那样,反正就是有所得了。你得到了健康,你终究要失去健康,你得到这条生命,终究要失掉这个生命。福和祸就是得和失的关系,得就要失。所以,我们要明白真正的福,真正的福不在小我世界,而是在道这里。我从深层次解答了为什么祸和福是相伴随的,就像生和死是一样,生是为了死。福是祸,祸又是福,小我世界祸和福没有什么两样,完全是一样的,有福就有祸,根本没有区别,都是幻相,都是假的。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谁能知道它们的运行规律?到底怎样做才正确才得到福?怎么做才永远是福?意思就是说我们能不能掌控?谁能够正确的掌控福和祸的规律呢?实际上“其无正也”,实际上它没有什么规律,也没有正确与否的差别。老子就是在说祸和福其实都是一样的,在幻相中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永远要以道为真,只认我们的道(真相),这种平安这种福不在人间,但是永恒如是,永远都在。
我们再看看王弼的这句话,“唯无可正举,无可形也,闷闷然,而天下大化,是极也!”,使我们更能理解前面的话。没有什么正,不要去举正,不要去提倡什么是正确,有正就有错,有正的就有邪的,你就在两极里了,就在二元对立里评判了。也没有行,不要去立什么行(要照这样做,要照那样做),不去规定,不去做什么计划策略,反而是宽松随和,无所事事。无论是修行还是治国都是一样的,为人治国修行都是这样,也就是无为了。“而天下大化”,这个“化”字非常妙,完全是天下无事了。“化”就像奇迹课程指的你所看见的小我世界就消失了。“天下大化”,完全化为道,完全就是道,也就是说你完全以道的眼光在做,完全以道的圆满方正(方正就是圆满)的心在看这个世界,它就没有任何问题,没有哪一点需要修改一下,它不多也不少,不上也不下,不善也不恶,它就是这样的圆满无缺,本来如是,到了这里是“极也”。刚才老子说“孰知其极?”谁知道它最正确的方法?这里王弼回答了“闷闷然,极也”,根本不管,完全无所事事,这就是真正的极致,极到什么程度?就是道啊,道这里一切都完美存在了,不需要你去立法,去掌控它、修改它、创造它。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以正确来治国,反而会出现一些奇异之乱。这在前一章也讲过了,“奇兵”就是指这个了,所以,不要老是说这样才正确,那样才正确。因为正确永远都是人立的,在这个时候这个正确好像是可以适用,但是很快它又不正确了,因为是刹那生灭的世界,如果大家还是按照这个来治国,就会出现一些奇异的乱象。“善复为妖”如果提倡善举,做事要善,为人要善,往往会出现一些伪善,作妖的就开始出现,大家一致要做好人,所以灵修团体、宗教团体里伪善的人最多。平常人还不需要伪善,他坏就坏,我这样干就这样干,但是宗教团体里大家是要提倡善,提倡做好人,但是又做不到,他就开始伪善,他就装,就压抑自己的那些混乱黑暗的念头,压抑了不行,就又发泄出来,发泄了以后,他又要拼命的掩盖他干过的那些坏事。老子前面也说了,拼命提倡善已经没有善了,你才来提倡。本来就善啊,本来友善,本来就是道,人性本是善。因为失去了善才要来提倡善,你拼命提倡善,就谁都找不到善了,就开始作妖了。
“人之迷,其日固久。”人们的迷惑,人们迷失自己,是因为失道已经很长久了,他的迷已经很顽固了,不是一天两天达成的。所以我们来修行要耐心一点,不要交托了一两次,做了几课练习,就说我怎么还没见真相?我怎么怎么样。因为你失道已久了,你不知道多少世都失道了,都已经迷失了自己。失道的意思就是与上主分裂了,让自己迷失了,以为自己是与上主不同的另外一个存在、一个单独的个体的存在,这叫完全失道,这叫迷。这个迷已经很顽固很长久了,所以要重新回来认道,也需要你的耐心,对自己耐心一点。
因此,“是以圣人方而不割”方指的是正直,正直实际上指的就是百害不侵,纯洁无罪,圆满无缺的本性。所以已经看到真相了,已经完全回归道的人(圣人)是很正直、圆满无缺、百害不侵、纯洁无罪的,但是他又不孤立,他不是单独的存在,他看任何人都是纯洁无罪的,是如我一般。所有看见真相的都讲的一样,他爱人如己,看见别人是跟我一样的,心里是一点评判都没有,不会觉得你是黑暗的,你不是我。他看人就是本来如是,如什么是呢?正直、百害不侵。老子用的这个“方”字可以用现代的灵修词来比喻,就是圆满无缺、百害不侵,所以圣人圆满无缺,所以他不孤立。
王弼解释了这个方,“以方导物,令去其邪,不以方割物,所谓大方无隅。”“以方导物”,用方的眼光去看万事万物,去创造万事万物。方就是圆满无缺的本性、道的本性。“令去其邪”,用道的眼光去看万事万物,就没有邪知邪见,就没有分裂的妄想妄见,就不会“以方割物”,不会用真理的大棒去批判那些事物,就不会说人性是善的,你为什么要恶啊?不会去要求万事万物,因为方是圆满,所有万事万物都是这个样子,所以他就不会去批判。像我们修行人爱用真理的大棒去要求万物,你把万物已经分裂出去了,你还来用真理要求幻相。如果你用道的眼光,就是“以方导物”,你的眼光就不会分裂,就永远都是圆满无缺的眼光,看万事万物就都是圆满无缺的,就不会把万物割裂开,这就是所谓“大方无隅”,隅指的就是黑暗的角落,也指分裂的意思。大方就是大圆满,大圆满是没有角落,祂都是绝对圆满正直的。
“廉而不刿(gui)”,刿是伤害,割伤的意思。就是说清廉、廉洁而不伤万物,不伤任何人。不是说我清廉,我要用清廉这个宝剑来刺伤万事万物。清廉是你自然的本性,是很柔软的,圣人清廉而柔软。有一种人就是用他的清廉来伤万物。比如在灵修界最特别的就是提倡不要杀生,要吃素,别人不吃素,他们竟然组织一些帮派来开枪杀人,为了救那些狗狗,为了救那些生,反过来伤人,这就不是道的眼光,这就只是在用清廉伤人,我要坚持清廉,你们不清廉我就伤你们。圣人的清廉就是对任何人没有评判,人家爱吃狗肉,也不会伤害任何东西,也不伤狗,因为狗的本性是道,它的真相是道,肉体是幻相。他知道万事万物都是“大方无隅”,没有一个地方不是道,所以他不会去对任何事有评判有伤害。
“直而不肆”,直就是率真、直率的意思。以直率而为,去邪僻而不恣肆(恣是任意妄为,肆是放肆),大直若屈。就是说他的率真率直会让他避免掉一些邪僻偏好,而不飞扬跋扈,不张扬。大直若屈,大直就是大真,真到极致就是道,直到极致就是道,看起来就是大直若屈,大智若愚。有了大智慧的人看起来对万事万物都没有评判,他都是本来如是的眼光。大直也好像是好委屈,他对任何事情都没有评判,对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看法,但实际上这个才是大直,因为他真,直是指我们的真性,也就是用真相的眼光看万事万物。处在真相这里对待万事万物,他只会没有评判,人家一说什么,行,我马上就改正,就怎么样,完全顺从,其实他一点都不委屈,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委屈,他只是顺势而为。
“光而不耀”,这个光明指的就是大智慧。以光明来明鉴自己所迷,就是说用真理实相来检验、来明鉴、来修正自己的错误,修正自己的迷知迷见,但是又不以光芒来掩藏自己的恶念。修正了自己以后,他内在就会有很耀眼的光芒。比如一个正在修行的人,他修的越往内走,他就越善,对人没有评判,他变得非常爱人如己,他身上就有那种圣人之光,但是他又不用这种圣人之光来掩藏自己的恶念,他就不伪善了。比如宗教团体里,当上了住持或者主教,他身上就自带光环了,所有人就膜拜他,他就得装,他就用这种光芒来掩藏自己的恶念。不单是宗教团体,其实在名人里也很多,他非常的有光,做了一点错事以后,他尽量掩藏,花多少钱都要掩藏。圣人不会这样做,他都是用这个光明来检查自己,我今天哪一个念怎么样,是不是又迷了,也就是开悟以后的以真修假。就用真相来对比自己是不是又迷了,是不是我又去当小我了,我刚才说的这句话让我难受,是不是我又去当小我了。他就用光明的智慧随时来鉴定自己,是不是刚才又迷了,迷了马上回来,而不是去装,随时都要装自己修得多好,或者用假话来掩盖自己,明明自己已经在攻击别人了,先攻击批评完别人,然后说我是在自言自语。
如果你不攻击别人,那你就不会去评判别人。评判完了,又立刻用光芒来掩藏自己,立刻就说我是在自言自语,让反驳的人都没办法反驳。这是假修行,一直在装,用光明用智慧用真理的大棒先去砍别人,砍了以后又来掩盖自己的攻击行为。自己明明刚才是在攻击别人,还用真理来掩盖,觉得我说的永远都比你说的对,你说的永远都不对。明明别人只是说一句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话,他也要去里边挑刺,攻击了一番,然后又说我是太空自言自语。这个就叫掩藏自己,掩藏自己的攻击评判之念。圣人不会这样做。所以这个光明、这个真理实相永远是来鉴别自己,永远是要修正自己所迷,我有没有迷了,我有没有又分裂了,永远不要去掩藏自己。当然不是说你要在大家面前随时检讨自己,不需要,你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即使你跟大家吵了一架,回来好好的检讨自己刚才为什么会发生吵架,然后用光明来照,发现自己怎么样,下次不这样就行了,这就是真正的修行人,真正的往内去看。圣人永远都是来检测自己,他不会去掩藏自己的分裂之念。有了分裂之念、邪念,他立刻用这个光明把自己拉出来。这样就一直都持续的唯持清明神智,他的清明神智就永远不会丢失,就一直以道的眼光看万事万物。
我们看看这一章的真义,道之所能,心之所需,我们心灵最渴望的东西其实就是道的大能,也就是上主的大能,但是我们完全错误的在找,去幻相里边找是找不到的。以道治心,心安物顺,我们任何时候用道来治我们的心,用真相来修正我们的错误,那么就平安,就安息,万事万物都顺了。你要用什么,什么东西就到你这里,你什么都不会缺。物顺的意思就是不会缺,你绝对不会缺,只会多多有余用不完,只会吃不完,穿不完,真的是这样。你要做什么事,你就发现你早有做这件事的条件,而且所有参与在这件事里的人,个个都获益多多,你也是获益多多的。所以欲壑顿消,这个欲是指私欲物欲,是欲望之壑(深沟)使我们与上主分裂的,与道分裂的。任何时候只以道的眼光来看,就叫做以道治心。当我们完全以真理之光来照自己、来鉴别自己的时候,立刻就心安了,因为你的心就被满足了。你的心平安了,万事万物就顺了,你的欲望就没有了。欲望是顿消,我们有欲望的时候,不要被欲望追着跑。
像这两天跟我咨询的,想换伴侣,认为现在的伴侣不好,不能满足我。你不要被这些无明的欲望带着跑,而是要来认道。道的大能就是你圆满无缺,你什么都不缺,马上就充满你,立刻你的心就充满了爱,就发现你不缺爱了。你想要个伴侣,你想要的所有东西,都是因为想要得到无条件的爱的满足,这个爱的满足是满足你不再匮乏,你的存在感、安全感都被满足,其实是道的大能在满足你,是道本来的大能。你不去找道要,却跑去幻相世界里找,左换个人又右换个人,或者是不断的去追逐。
笔录:德云,极乐果实,秋日雨丝编辑:共性6.25-6.27了了终极觉醒工作坊网络直播课程愿意跟随了了做奇迹课程练习,可添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qw/8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