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天地间最有智慧的?水。
上善若水。
滴水穿石,细水长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真是无所不能啊!
水是什么样?不争。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天地万物的生长能离开水吗?人离开水能活着吗?可水这么伟大却让我们感觉微不足道,甚至视而不见。我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看起来好像人更聪明,更高明,都争着往高处走,很上进,结果呢?头破血流,血雨腥风。而看起来吃亏,无能,懦弱的水,却是大智若愚啊。这就是不争的大智慧,所以天地万物中,水最接近于道。
上善之人又是怎么样的呢?七善!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居善地。居善,关键是地,就是找准自己的位置。有在天上的,有在山上的,有在地表的,有在深谷的,有在暗河的。正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明智之人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角色,站在一个合适的位置。无论什么位置,都不要站在他人的对立面。水就是这样,要么让着你,要么跟着你。
心善渊。心善,关键是渊,就是深沉平静的心灵。我们常说,静水流深。你看大海上,无论海面如何波涛汹涌,海底都是平静的。一个人心思浮躁,遇事就不冷静,处事就不周全。,就是我们讲的情绪管理的重要性。高明的人不动声色,临危不惧,诸葛亮的“空城计”就是这样唱成的。心不渊者,最容易被攻心。
与善仁。与善,关键是仁,就是与人交往要友善。什么叫友善?不带目的交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杜甫《春夜喜雨》里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与者,给予也。与人交往,欢喜就不要惦记回报,否则就不仁了。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是群居物种,我们的生活不是各种关系的交织,人生就是不断结交关系,处理关系的过程,虽然交往的人不同,时空不一样,确定交往就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政善治。政善,关键是治,就是有条不紊。虽然水的力量很强大,但是人还是能把水治理好,为什么?因为水不管怎么流,都会循着既有的水道流动,不会乱,也不会变。这就是管理的关键,不要瞎折腾,朝令夕改,不讲规则,这样就会乱套。高明的领导者,一定是思路清晰,各项事务处理得有章可循,而不是无章无法,否则领导无能,累死三军。
事善能。事善,关键是能,就是恰到好处地处理事情。什么叫恰到好处?有所为,有所不为。你看水流被阻挡了,如果是小土堆,它就冲过去;如果是大山,它就绕过去,绕不过去,就往缝里钻过去。这种不强为,顺势而为才是真正的能力。饭吃七分饱,话说三分满,点到为止,过犹不及。
动善时。动善,关键是时机,就是把握好时机。宜静不宜动,动必善时,时机不对努力白费,时机对,事半功倍。这是告诉我们时机不到,就需要静下心积蓄能量,伺机而动。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给刘备讲得很清楚:“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可惜关羽和刘备都没有听懂他的话,在错误的时机干了错误的事。
如何才能撑据这“七善”?不争。
夫唯不争,
故无尤。
只有不争,才不会犯错,留下遗憾。一个人一旦起了强争之心,位置就会不对,心就不会平静,与人交往就不会友善,局面就会失控,处事就没有分寸,行动也找不准时机,最后一败涂地,满心悔恨。
达天先生言真,行善,思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qw/8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