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老子《道德经》第25章
释义: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出自老子《道德经》第8章
释义:最善的人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的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出自老子《道德经》第5章
释义: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对待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人自作自息。
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出自老子《道德经》第56章
释义:聪明的人不随意乱说话,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人就不是聪明的人。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道德经》第64章
释义: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出自老子《道德经》81章
释义: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
7、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出自老子《道德经》第23章
释义: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出自老子《道德经》第42章
释义: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