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奥秘 >> 正文 >> 正文

云南免费道德经网络学习提升班第三十一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0/8/13
医治白癜风的专家 http://www.tlmymy.com/m/
提高心灵品质开启高等智慧

各位亲爱的家人、全世界的兄弟姐妹们:

大家好!

我们现在继续来研习《道德经》的智慧。

先看第三十三章,后面接着是三十四章,三十四章看完之后,再回来看三十二章。这样大家就更容易体会到,三十四章跟三十二章,这两章里面的深意。

三十二章要放在后面,我们先来看三十三章:真正的富有与长寿是什么。

希望大家好好去体会,一般人追求的财富是真的财富吗?还是只是玩具?什么才是真正的财富?什么是真正的长寿?为什么能够来到死而不亡?这个含义都很深,我们大家一起来研习。

请大家把三十三章的经文跟白话解释,一起来大声朗诵一遍,起:

第三十三章真正的富有与长寿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三章白话解释

能了知别人的人,称为智者;能认知自己的人,称为明眼人。

能赢别人的人,是有力的人;能战胜自我的人,才堪称为是真正的强者。

能真正知足的人,才是世界上真正富有的人。(真正的富有,不是因为拥有很多,而是需要的很少。)

能勤行、坚持不懈的人,是有毅志的人。

为人处事不离道,凭着良心勤行道,自然与道长久共存。

行道、行善、广积阴德的人,肉体死后其阴德与智慧恒存,故其生命不会死亡,与天地共存。

大家好好去体会,怎么样来到,怎么样才能够来到真正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与天地共存?那个不是口号、不是理想、不是哲学观,而是真实的,那是真实的,你怎么样来到这样的世界,这是值得我们大家探讨学习的。

三十三章前面提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这个解释,这是属于白话解释,这个解释大家前面已经有朗诵过了,就比较容易了解。

第二行,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这一点请大家多体会,用心体会,一个人要赢别人容易。有一句话是这样形容,要战胜千军万马容易,但是你要赢那个自我小我,却不容易。比那些大将军要赢千军万马都还不容易,也就是大将军他可以赢千军万马,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他可以赢千军万马。

但是,当大将军的人,如果他没有了解生命实相,他没办法赢得了小我自我,为什么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要胜过自己什么?那个不是自我否定、自我蹂躏、自我糟蹋,不是这样。而是你要把生命提升上来,从那个小我的世界提升上来,来到无我。这个含义都很深,这一点请大家好好深入去体悟,因为一般人是活在用自我在运作的世界、用自私自利、小我的心态在运作。像这样的话,你是会活在自傲、自慢、任性、放纵的世界。

当你用自我在运作,表面上看起来,好像你很强势、很厉害,但是你的世界,你的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窄,越走越窄,到后面就剩下孤家寡人一个。

因为你很厉害,你越厉害,你会把很多的助因助缘、善因善缘,都把它排除掉。所以,这个就是要学到高等的智慧,怎么样让我们那个自私自利的这个小我,逐渐地、逐渐地降服淡化。你真正能够降服、淡化那个自我小我,你的生命的格局就会来到无限。

所以这一种思考的方向,这一种人生的妙智慧,这个跟一般人思维的是不一样的。大家要学的就是学到这一种高等的智慧。好好去体会,什么叫做自胜者强?要赢的是什么?

那个不是否定生命,而是从那个小我的世界、从自私自利的世界,跳脱出来、升华上来,来到高等的心灵、高度的智慧。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知足者富”这几个字大家都容易了解,大家都觉得这个没什么,很简单。但是你要能够真正做到,却是不容易。

后面我们会再进一步来解析,请大家把这两张幻灯片,再一起来大声朗诵一遍,起: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能了知别人的人,称为智者;能认知自己的人;称为明眼人。

能赢别人的人,是有力的人。能战胜自我的人,才堪称为是真正的强者。

能真正知足的人,才是世界上真正富有的人。(真正的富有,不是因为拥有很多而是需要的很少。)

能勤行、坚持不懈的人,是有毅志的人。

知足者富

现在我们逐渐的解开“知足者富”,这四个字很简单,写起来也很简单,每一个字几乎你国小一年级的就都会认得了。但是它里面的深意,一般人你不容易体会到,而你要来到真正做到,不容易。

真的需要我们用心去探讨、去体会。如果你能够来到真正的知足,我讲的是知足,真正的,不是那种勒紧腰带,然后说:我不饿不饿。不是那一种,是真正的知足。你是心灵很富有,我们先从另外一首歌,不知足歌,来跟大家做一些分享。

反正从一些资料过来,这是谁,最初是谁写出来的也不知道,就是别人跟我们分享,我们来跟大家做一些分享。这一首歌也是蛮有意思的,但是如果我用这样,这么小的字给大家看,你会抱怨,你们会不知足。认为我怎么对你们这么刻薄、虐待,用这么小字给你们看。

好了,为了让大家了解,什么才是知足?什么不知足?我就把它放大。这样可以了吧?知足了吧?可以噢。

好,来,总共有十二段,有十二句。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遍,从标题开始,起:

不知足歌

·终日忙忙只为饥,才得饱来又思衣。

·绫罗绸缎实几件,回头看看房屋低。

·高楼大厦盖几座,身边又少美貌妻。

·美貌骄妻金屋藏,恨无田地少根基。

·置得良田千万顷,出入无轿少马骑。

·骡马成群轿已备,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不愿做,想要朝中挂紫衣。

·五品六品还嫌小,三品四品也嫌低。

·当朝一品为宰相,还想皇座去登基。

·心满意足为天子,渴望万世无死期。

·人心不足蛇吞象,生忙到死费心机。

·世人若要离烦恼,当念知足便是福。

我觉得,创作这一首歌的人也蛮有智慧的,他把人生看得蛮透彻的、蛮好的。你看,从最初前面的只是为了充饥,为了得到能够吃得饱穿得暖,这样就好。但是,一般人,当你有了这基础之后,他又要更多、更多。

从前面很简单地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现实问题,容易解决。但是,当他满足了基本现实的问题之后,就开始长养更多的什么?(学员)欲贪。

欲望、欲贪,要跟别人攀比了。

再来,要抓名、抓利、抓权势。不知足,一直地忙碌,一直地在冲、冲、冲。到后面,冲到最后心满意足为天子,渴望万世无死期。

秦始皇就是最好的例子,秦始皇从最初的平民百姓,他本来是在民间长大,从最初的平民百姓,到后面当上了一国之君,统摄整个六国成为一国。是成为世界最有权势、权力最大的人,荣华富贵什么都有。

但是,到那时候,渴望万世无死期,他还是不安,他不想死,千方百计地要求长生不老。但是,到后面,还是一样,死在半路途中。

而他所希望的,那些王位能够万世传下去,结果,很快就灭亡,根本完全不是他所能够想象、所能够掌控的,不是这样。真的大家要体会:什么才能够真正发挥生命的意义,人心不足蛇吞象,生忙到死费心机。

当然不是说秦始皇都不好,他有他的贡献,有他奉献付出,但是我们要了解就是:在他的内心世界里面,他希望得到的却没办法真正得到。

我们要强调是这一点,因为最后他生命这么早结束,这个不是他所希望的。而他的国土江山这么早的这样,秦国这么早灭亡,这个绝对都不是他所希望、所想要的。秦始皇有他的奉献付出,包括他统一六国、统一语言文字,这些都有他的功绩。问题就是,他内心真正想要的却得不到,他真正的理想却得不到,

真的,这个就是我们要学到高等的智慧。

如果他能够学到高等的智慧,他不要进行那些所有的焚书坑儒;如果他能够真正的尊重优质的传统文化,他能够好好地学习那些老祖宗的高等智慧,他除了拥有江山之外,他会得到很快乐、很安心。而且整个他的各种、各方面都会让他感觉到:生命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他死也不会死得这样,好像理想没办法实现。

真的,很重要就是要学到高等智慧,不是说荣华富贵、权势所能够把我们内心的不安能够解决,不是这样。

包括那些兵马俑,那个都是在告诉我们:秦始皇他虽然有很大的权势、很大的权力,但是他内心还是不安的。我们要回到很现实的问题:我们真的快乐吗?我们真的幸福吗?我们真的安心吗?我拥有很多的金银财宝,拥有很大的权势,我安心吗?我快乐吗?幸福吗?

所以,为什么说知足常乐,你真的能够知足的话,真的,你如果了悟道、了悟真理实相、了悟生命实相、你到哪里你都安心自在。

当我们有清静的山泉水可以喝,就很知足。当然这个前提要来到:你要了解道是什么,了解生命实相是什么,你内心,你真的体悟了生命实相,你安心自在,你心灵富有。

记得:一定要来到心灵富有,你才会真正的知足。

这一点大家好好体会,这个不是外面的荣华富贵所能够换得到、所能够买得到的,不是你拥有再高的权势,所能够呼风唤雨掌控过来的。那个是没办法。

除非你真的了悟真理实相、了悟生命实相,你安心自在。在森林中,看到清静的山泉水,你能够有山泉水可以喝,你都会感觉到很幸福、很快乐。

人生,我们所要的并不多,真的要满足我们基本所要的,大自然都会给我们足够的,民生必需品,我们生命要存活的基本的所需,大自然天地父母都有足够的资源来养育我们。

人如果能够不浪费、勤俭、惜福,我们真的都可以过得很幸福、很快乐,全世界的人都一样,物质都够的。如果一个人真正心灵富有的话,你就会很安心。

我们有个小地方可以住,你就会觉得很幸福。如果我有这样的地方可以住,真的我就觉得很幸福。有个地方可以住,种一些田,跟大自然在一起,就很幸福。能够像这位老农夫,有个地方可以住,有一些田可以耕种,有朋友来就跟大家分享,分享成果,这个就是人生很快乐、很幸福的时候。能够有个茅棚可以住,真的就很幸福了。

像这些房子,它不用花很多钱,人要过的能够吃得饱、穿得暖,有个地方可以遮风避雨,这样就够了,真的这样就够了。不要在外面的物质、外表方面,在那里比高比低。

像我们在江西这个地方,也有个生态村,用自然农法来耕作的生态村,这个生态村里面都是土房子,不要以为土房子不安全,土房子真的非常好。住起来很舒服,你住在土房子里面,你会感受到这个房子它是有生命的,它会呼吸的。而且这个土房子它是冬暖夏凉,它会呼吸的。

你住在土房子里面,就好像小孩子躺在父母亲的怀抱里面。

真的,如果有都市五星级的大饭店大酒店,跟这种土房子让我选择的话,我喜欢住这种土房子。真的在我的心中,虽然这一栋土房子的修复,大概一万多两万块就可以修复起来,而这种土房子,住在这种地方,我觉得比住在五星级的饭店还更能够放松,还更健康。我讲的是真的,你们没体验过的人,你们可以设法体验。

我们江西生态村这里有土房子,还有山西运城那边,我们有一位李总,他有那个山西窑洞,土房子的窑洞。你到里面住看看,真的你会感受到,人跟天地跟大自然那种亲切、融合、融为一体。

这边江西学员他们也帮我准备一个小房子,作为一个行馆,如果到江西这边,有一个落脚可以遮风避雨的地方。我觉得这就已经很够了,就很满足了,不必说到外面去住什么大酒店。

住这种地方,很容易你会感觉到,跟人跟天地就是在一起的,很舒服很放松。

这是江西上饶生态村的情况;能够住在这样,又用自然农法来耕种,没有农药、没有化肥、没有杀草剂,多好、多幸福。

有时候,就躺在大地上,跟天地一体,观赏蓝天白云。有时候,又常常可以看到彩云,看到整个大自然的变化。有没有看到美丽的彩云?(学员)有。

看到整个大自然的变化奥妙,充满了艺术之美。

这是我们这边的日出,前几天的日出。真的,那种气势万千。前几天的日落、夕阳,你真的懂欣赏的话,你觉得这大自然都是最奥妙的艺术,大自然是最伟大的艺术家。

真的,我讲的是真的,不是要诱拐你们,是真的。

你们会看,你就觉得:这些都是无价的艺术之宝。而且,都是活生生的,都是千变万化的,让你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真的,有时候看到这个彩云很奥妙、很漂亮,当我看到大自然变化这么奥妙,大家有没有看到?这上面有一个人像人头,而且还带着皇冠。你看这边,这是他的鼻头、鼻子,这是额头眼眶,这是下巴、嘴巴,你看嘴巴、下巴,上面这是皇冠。你看这个,保证都没有动过手脚,完全都是现场拍到的真实状况。

有没有看到这个人的脸像?有没有?

鼻子蛮高的,额头,眉头,眉骨,眉骨都蛮高的,下巴,嘴巴都很清楚。

当我看到这些,觉得大自然怎么这么奥妙,是彩色的世界,完全都是现场拍的,没有任何的添加。

当我看到,地上掉满了这些落叶,我看到什么?

黄金铺地,真的是黄金铺地。

你要懂得欣赏,不要像那个机器人走过,觉得这个没有什么。真的要去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奥妙之美。这些黄金铺地,它真的,它又会化成为很好的有机肥,当我能够吃到我们自己种的,用自然农法自己种的这些蔬菜。蔬菜、水果,我就感觉到很幸福,感觉到很幸福。

你看,人要能够吃饱真的很容易,吃得饱,很容易。

这个是马来西亚学员帮我准备的一餐饭,但这个量都还超过我所需要的,一碗饭、一碗菜、一些汤、一些水果这样就够了。这些水果,我大概顶多只用一半,其他的还是都给大家,人真的要吃得饱穿得暖,要遮风避雨很容易。而我们的生命,都是靠天地父母在养育,我们所吃的,都是天地父母在养育,所以我们真的要懂得感恩。

如果我们能够好好地体会大自然的奥妙之美,你处处都会很幸福。但很多人为什么他看不出、看不懂?因为你身心不够柔软,你就看不到,还有你总是硬邦邦的。

从某个角度看,能不能有时候,颠倒过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你看,它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处下,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你就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奥妙。

为什么你看不出,看不到一个人优点;为什么你看不到,某个文化他们的殊胜;为什么看不到,别人宗教宗派的,他们宗教的殊胜优点。

因为我们都只站在我们自己要的角度,从很狭窄的角度去看。我们能不能灵活的,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从对方的角度来看,真的要灵活、心要灵活。你从不同角度看,你就可以看到:原来这个世界是这么的奥妙、这么的美。

原来我们以前瞧不起的人、事、物,你从不同角度去看之后,你就可以看到,原来这些是这么的奥妙、这么的美,都有可以让我们学习的地方。

所以大家要懂得欣赏万物,希望大家好好体会,当你真正懂欣赏万物,你就会处处都很高兴、很喜悦。那一种喜悦,它不是用一些金钱所能得来的,那是超越金钱的层次,所以大家要好好体会。够买得到的,换

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富有,大家要有正确的体会。

请把这两句一起大声朗诵一遍,起:

富有

不是因为拥有很多

而是因为

需要的很少

好好体会,不是用你拥有多少、拥有什么这样来衡量这个人是不是富有,你拥有很多,却是忧悲恼苦一大堆,你幸福吗?你快乐吗?

你常常在那里吃喝玩乐,大吃大喝,表面上在朋友面前好像很风光,但是回到家中,你幸福吗?你快乐吗?

夜深人静,独处的时候,你安心吗?真的幸福吗?

如果我们独处的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不安心、不快乐,那你所谓的幸福,所谓的快乐,那都是虚幻的。

我们的生命要来到真的安心,我们做人、做事凭着良心,你才会真的安心。我们不去伤害别人,我们赚钱取之有道,我们才会安心。

有钱,我们又能够善加应用,来利益众生,你才会真正得到幸福快乐。所以要好好体会:富有不是因为拥有很多,而是因为我们需要的很少。我们有什么资源,我们就是用来分享,跟众生结善缘利益众生。而不是欲望、欲贪,有了什么还要更多、更多、更多。

你需要越多,表示你的心灵是很空虚的,是贫穷的。当你需要越多,表示心灵是空虚、是贫穷的。如果你已经拥有几十亿的资产,但是你还是一样不知足,一直要冲、冲、冲,要拥有更多。表示你事实上是很贫穷的,所以,要来到真正心灵的富有。

真正的富有,不是用金钱用物质来衡量,而是从你心灵的品质,你内心真的富有吗?从这里来衡量,如果你真正的富有你就很快乐。

为什么会“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一段请大家一起来大声朗诵一遍,起: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为人处事不离道、凭着良心勤行道,自然与道长久共存。

行道、行善、广积阴德的人,肉体死后其阴德与智慧恒存,故其生命不会死亡,与天地共存。

这个小孩子,为什么在哭?通常是因为找不到妈妈,找不到父母亲,或是找不到家。那是她,小孩子最不安的情况。

如果一个找不到家,找不到父母亲的小孩子,他的内心是很苦、很痛苦的,是很不安的。

其它的都小事,其它的哭,那些都很容易解决。如果一个小孩子,他跟父母亲失联了,找不到了,找不到父母亲,找不到家。这个小孩子他就会陷入很恐慌、很不安的情况。

为什么有的人,他可以安心自在?有的人,他一直要寻寻觅觅?

这个跟我们内心心灵富有与否,有绝对的关系。所以希望大家,多重视我们的生命内涵,多重视我们心灵品质。当你越有内涵,你开启了智慧,你得到越多的智慧。你的心才会真正越安心自在,到哪里你都会安心自在。

不是用世间的荣华富贵那些来衡量,那些只是物质层次,物质层次再丰厚,再富裕。没办法解决你心灵的问题、心灵的问题。

必须要你来到,了悟宇宙真理实相、了悟生命实相。必需要你能够开启智慧,你才会能够解决深层心灵内心的不安的重大问题。为什么老子,古今中外的一些世界级的伟人。比如说:像老子、或是孔子、或是释迦牟尼、或是耶稣,为什么他们的生命,在这世间流传几千年之后,两千多年之后,后代子孙还有很多人在感恩他们,在跟他们看齐学习。

我们不要用宗教信仰,迷信的那个层次去看。

像我以前在学生时代,我就很客观的去探讨,他们的心灵世界跟一般人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的智慧跟一般人有什么不一样?他们心胸度量跟一般人有什么不一样?这个就是我们要见贤思齐的。

为什么几千年之后,像老子、孔子,他们都还能够活在世人的心目中,后代子孙还有很多人在跟孔子、跟老子跟他们学习。

不要用宗教信仰、迷信那个层次去看,我们客观来探讨,他们留下的是什么?

难道是钱财吗?难道是权势吗?

都不是,留下的就是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德行。

这一段请大家一起朗诵一遍,作为这一章的结束,起:

不失其所者久

因为与道合一

死而不亡者寿

因为积功累德

这几句话很重要,经文里面有提到:不失其所者久。为什么?因为与道合一。

你没有与道合一,生命就是一个浮而无根、流浪汉。一个人,为什么能够来到:死而不亡。为什么他生命能够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因为:积功累德。

这方面,很值得我们大家好好地去深思,再把这几句大声朗诵一遍,作为这一章的结束。起:

不失其所者久

因为与道合一

死而不亡者寿

因为积功累德

这一章分享到这里。

我们现在继续来研习三十四章,这一章研习过之后,再研习三十二章。大家就能够体会到,里面很多很深的深意。

现在邀请大家把三十四章大声朗诵一遍,起:

第三十四章道养万物而不为主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四章白话解释

道实在极广大、极广大,无边无际。道虽极广大,但又无处不在,就在我们左右。(我们都浸泡在道里面,像鱼泡在大海里面。)

一切万物都要依靠道才能生存生长,而道养育万物,从不辞辛劳,功成也不居功,不占为己有。道长养万物,但不掌控、不主宰万物。

道所呈现没有欲贪、不争名夺利,只是默默化育万物,就像个无名小卒。然而万物却都由道所化育,又回归于道,而道却没有傲慢之心,没有主宰欲。此种德行实在太伟大了。

道实际流露出伟大的德行,但却不自以为伟大,没有丝毫傲慢之心,如此更呈现出道是多么的浩瀚伟大。

三十四章,这一章希望大家可以把它背下来。

里面的含义都很深,是帮助我们了悟道的特征、特性。帮助我们了悟“道”所展现出来的德,是什么样的情况。这些都是让我们可以去体悟,而见贤思齐。

所有的宗教,事实上,他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了解生命是怎么来的,生命是由什么所演化的,要找寻到这个生命的源头。但是,如果我们用信仰、用迷信的话,你会有很多的阻隔,而没有去穿透,没有真正去了解。

而《道德经》就是帮助我们:不要迷信,我们要冷静理智客观地去了解生命是怎么来的?生命靠什么在养育?

一般人体会不到,观察不到。而我们就是要学到,我们要体会到,我们要看得的出来。然后进一步,你自然的就会体道、悟道、行道,练习去做出来。后面自然就是来到与道合一。

这个就是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不管是在家庭中学习、学校中学习、或是在社会学习,我们的目的到后面就是要来到——迈向高等的心灵。把我们生命的心灵品质发挥出来,希望大家好好深入学习。

这一章,还有三十二章,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什么是“大道泛兮”?大道是无边无际,极为广大,整个太阳系都浸泡在道里面,银河系也都浸泡在道里面。而且,这个道到现在,整个宇宙银河系里面,都是不断地在一直在创造,新的星球都不断的在产生出来。

象现在的猎户座大星云里面,一样,科学家、天文学家(用)哈勃太空望远镜都可以拍摄到,都可以实际拍摄到。

一些新的星星,就象新的太阳系又逐渐在形成、冒出来。也就是说,就像一个新的生命体,都不断地在演化出来。

所以我们要知道,这些太阳系、银河系、新的星星的诞生,都是从无边无际的道所演化出来。那你要把它用什么名称来称呼,这个没关系。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称呼,名称没关系。

本质,大家要看到那个本质是什么?当你真正了解到那个本质的话,我们就没有见诤、没有冲突、没有对立。大家会体会到:原来我们所有的众生,所有我们的生命,我们都是同根同源。

所以,大家要去看到:什么叫做“大道泛兮”?

道,是何等的浩瀚伟大,整个宇宙,都是道。并不是说,它很大、很浩瀚伟大。跟我们生命就离得很远,不相干。不是这样啊!道,“其可左右”又在我们的身边,随时随地你都在道里面。

就象,道,就是海水,而我们的生命,也是道所演化出来的,只是你没有体会到的话,你会觉得你是孤零零的,你是无家可归的,好象流浪人。所以很苦,要到处去寻找。事实上,道就是把我们拥抱在一起,跟我们从来没有脱离。

道与我们生命的关系:就像海水与鱼的关系。

海水的鱼,海里面的鱼从来没有离开过海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海水,离开过道。

我们每个人生命,从来没有离开过道,这个叫做“其可左右”。

如果你错误理解的话,你就到很远的他方世界去找,或是躲在深山里面,在山洞里面苦修个几十年,在那里找。

如果你了解,你就会知道,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过道。

请大家一起大声朗诵一遍,起:

大道汜兮

其可左右

道实在极广大、极广大、无边无际。道虽极广大,但又无处不在,就在我们左右。(我们都浸泡在道里面,像鱼泡在大海里面。)

这个不是形容,是真实的。只是有没有感受出来,有没有感觉到而已。你没有感觉到,这个就好象说你还在做梦之中,这是个比喻。

如果你没有感觉到,就好象你还是在做梦之中。当你梦醒,醒过来,你就会知道,原来真的就是这样。你不了解的情况之下,你就会一直要到处去寻寻觅觅、去找道、去修。

如果你了解之后,你就会知道,原来: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道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而道是什么?大家就要好好的下功夫去体会。你、我、他,所有的生命,任何人,再有钱的人,再高的官位的人,再有权势的人,全部都是道之子,全部都是浸泡在道里面。

当你深刻体会到之后,你就会知道,不管是陆上的、海上的、空中的,全部都是浸泡在道里面。

“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这个含义很深,请大家大声朗诵一遍,起:

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

功成而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一切万物都要依靠道才能生存生长,而道养育万物,从不辞辛劳,功成也不居功,不占为己有。道长养万物,但不掌控、不主宰万物。

希望大家好好去体会。《道德经》含义都很深,里面充满了宇宙的真理、生命的实相,充满高等的智慧。我们要好好用心灵去体悟,心领神会。

现在大家,每天随时都要练习浸泡在道里面,好好地去体悟。你自然就会生命不断的进化跟成长。

象现在幻灯片所秀出来的这一张,大家要好好去体会。真的要把它背下来,好好去体悟大自然的示现、大自然呈现出来的,是不是这样?然后,反观我们自己,我们能做到多少?我们能不能往这方面去做?什么叫做“见贤思齐”?

真的,这个就是值得我们去见贤思齐的。

高心灵云南推广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59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