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他说》72章民不畏威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无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不愚弄社会人民自爱而不自贵
文字的问题要先说明一下,“厌”这个字,现代普通的解释是“讨厌”之“厌”,可是,古文有时候是借用,作为“压迫”的“压”字解。“民”字,也不能看做专指老百姓或指国民。秦汉以前书中的“民”字,相当于现在白话文中的“人们”、“人类”,如果当成“老百姓”、“国民”的观念看,会把古书读错的。
“民不畏威”,一般人并不怕政治的权威,政治到达最高的成就时,就是天下太平的盛世;当道德的政治达到不需要威权的时候,人们会自动自发呈现出道德,不需要刑法了。道德的政治,做到没有任何形象上的威严时,才是真正的威严。当然,这要靠每人自动的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依靠外在刑法的管制。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狎”是玩弄的意思,“居”字真正的意义是人们共同生活居住的社会。“无狎其所居”这句话,就是大政治不玩弄这个社会,这才是真正的道德政治。
如果要严格研究这句话,需要列举古今中外某些大政治家如何玩弄这个社会。但是真正高明的政治,是不玩弄人,更不会愚弄社会,也就是后世所讲“玩人丧德,玩物丧志”的道理。人不可自以为高明而去玩弄人、玩弄天下,而丧失道德。贪图物质享受的人“玩物丧志”,自己的情操会堕落。“无狎其所居”,也是这个道理。
“无厌其所生”是不要压迫人,上天有好生之德,人类的道德能持续发展,一切自然生生不息。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前面的“厌”字应念成“压”,可是不能死啃文字。研究训诂之学,又叫做小学,所以我常说要认得中国字。例如一个“张”字,不要以为只是一个姓氏,另外还有开张大吉、紧张等等,这些“张”字都因转借而用法不同,各有其意义。上古的字,只有几千个在运用,所以,同样一个字,可以表达多种意义,多种观念。现在用白话表达的话,有时候要用好几个字才能表达一个观念。这属于外文的方式,而中国文字不同,一个字可以代表很多观念。
“夫唯不厌”,因为你不施加压力给社会人民,“是以不厌”,所以人民自己也不感受压迫,自然会好好地活下去,活得很快乐。我们看动物世界,只要合于天时地利,那些动物自然就活得很好。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这是讲一个道德领导的哲学,也就是我们自己的道德哲学。人要能够自知,要有自知之明,老子在第三十三章讲过“智”与“明”两个字,就是“知人者智”,能了解别人,那是聪明智慧;“自知者明”,了解自己的才算明。天下明白人很难找,真正的明白人,就是能够了解自己,但是,人永远不了解自己。所以说,只有圣人才能自知,不自欺,没有主观的成见,达到无我的境界。圣人也能够做到自爱、自重;能够尊重自己,才能够尊重别人,也才能够爱人。但是圣人“不自贵”,自己不认为高贵,不像一般人有了学问、有了地位、有了钱,就认为自己了不起,那就完了。那是彻底的凡夫,平凡的人。“故去彼取此”,真正的自知自爱不自贵,就是能舍弃了自贵自见,那才是圣人之道。
往期回顾:
瑜伽师地论专辑汇总
如何修证佛法专辑汇总
禅观正脉研究(白骨观)专辑汇总
定慧初修专辑汇总
金刚经说什么专辑汇总
楞伽大义今释专辑汇总
论语别裁(上)专辑汇总
论语别裁(下)专辑汇总
话说中庸专辑汇总
孟子旁通专辑汇总
孟子与公孙丑专辑汇总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专辑汇总
孟子与离娄专辑汇总
孟子与万章专辑汇总
孟子与尽心篇专辑汇总
易经系传别讲专辑汇总
列子臆说(上)专辑汇总
庄子喃哗上部专辑汇总
庄子喃哗下部专辑汇总
道德经-《老子他说》(上部)专辑汇总
获取此书的方法及途径:
1、在喜马拉雅收听完整版
(未被下架前尽快下载)
2、在蜻蜓平台收听完整版
3、在此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6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