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版本 >> 正文 >> 正文

东方人智慧百科全书道德经5000言与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4/8/30
老子道德经,无疑是东方人智慧百科全书。人生的要点和意义,老子简简单单言,说得淋漓尽致,不服不行。其中有一句提到“大象”。难道是那种大耳朵长鼻子的萌象吗?非也非也。下面从三方面,对老子之道进行解读,其中第一部分暗藏一个有趣的妄解。对与不对,任您评说。老子曰: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一、人生最要紧的,是抓住这头飞驰的“大象”执大象天下往。象,就是道的现象。老子曾用“大象无形”一词,形容道的无形无相,不过度、不刻意,能容纳万象,从而成就“大象”。道家《阴符经》云:“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老子认为,世间最大的智慧是什么?就是效法天地自然。这就行了!人效法天地,就是效法“大象”。通俗地说,就是凡事有大局观,从大处着眼,用包容的心态看问题。这样,天下大可去得。其实照我来说,用“飞奔的大象”形容“道”,也无不可。象是巨大的,象征囊括一切的道;象一直在飞奔,象征“道的现象”变化无穷、改变的速度很快;“飞奔”形容“道”像学会了筋斗云的悟空一样随处可见、能随时出现在任何时间地点。以上仅是个人一点感悟,属于有趣的妄解。二、高端的快乐与低级的欲望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人生如果懂得了效法“大象”,抓大放小,包容万物,那么做事就无往而不利。“往而不害”,你尽管朝前走,没问题的。现代人总是学不会抓大放小,反而总是抓小放大。为了挣钱,忽视了健康;为了事业,忽视了家庭;为了名利,忽视了快乐。这是“舍本逐末”的行为,对一点点利益斤斤计较、你争我抢,对那些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所以说人的痛苦,都是自找的。咎由自取。“安平太”,安就是平平安安,平就是毫无波动,太就是回归本源。老子又被称为“太上”,古神里有个“太一”,都是道、初、原始的意思。老子认为,回归原始,是一种更高级的愉悦和幸福。“乐与饵,过客止”,声色犬马都是诱人的东西,人作为世间的过客,见到了,被吸引,也没什么大不了。受到诱惑,源自人类的天性;但无论如何,请牢记天地“大象”,不要因小失大。三、为什么听人说法,总感到枯燥乏味?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道之出口,道如果是讲出来的,而不是修出来的,那么会淡而无味、一无是处。毕竟,道不可道,说出来的,早就与道八竿子打不着了。真正的道是什么样子呢?老子说,真正的道,是“大象无形”,是理解和包容,是海纳百川,是低调而波澜不惊。无形无相、无声无色的道,才是真道。这种道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以老子、孔子、释迦牟尼为代表的圣贤们,虽然能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为我们传法,将道生动地描述、演示给我们;但是他们也无法代替我们去悟道。学问不是道,文章不是道,语言也不是道。虽然学问、文章、语言都是道的载体,古人说“文以载道”;但是记载中的“道”,那就变成了“法”——悟道的法门。世人喜欢把法门当作道来宣扬,有时候难免误人误己。正确的方法,只有“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天地自然变化的规律中,自己总结适合自己的“道”;通过文章等载体,启迪自己心灵的智慧,点燃自己的一盏心灯。儒释道人心,专注三教解读。喜欢请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足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bb/136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