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版本 >> 正文 >> 正文

道家经典著作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4/12/11

道家经典著作。有《道德经》、《道家易》、《太一生水》、《文子》、《庄子》、《列子》、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五行》、《九主》、《明君》、《德圣》)、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经法》、《十大经》、《称经》、《道原经》)、《物则有形图》、《汤处于汤丘》、《汤在啻门》、《鬻子》、《恒先》、《彭祖》、《三德》、《用曰》、《太公》、《辛甲》、《周训》、《凡物流形》、《尹文子》、《慎子》、《素书》、《守白论》、《鹖冠子》、《尸子》、《行气玉佩铭》、《关尹子》、《子华子》、《淮南子》、《老子指归》、《老子河上公章句》、《苻子》、《天随子》、《宗玄先生文集》、《化书》、《玄真子》、《无能子》、《伯牙琴》、《逍遥咏二百首》、《须溪先生全集》、《道家佚书辑本十七种》、《庄元臣文集》、《傅山全书》、《老藏(《老子集成》)》、《各道家诸子典籍注疏》等等。

我们可以来简单了解一下这其中的几本书:1、《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2、《道家易》是易学的一个学派,陈鼓应先生在《先秦道家易学发微》中说:“《易传》借道家的道论来解释世界变化的法则。

3、《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汇总。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一书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

4、《列子》又名《冲虚真经》,相传战国列御寇所著,后被尊为《冲虚真经》,其学说被古人誉为常胜之道。其思想主旨近于老庄,追求了一种冲虚自然的境界。

5、《九书》:《伊尹·九主》是帛书《老子》甲本后的四种道家古佚书之第三种,乃《汉书·艺文志》道家《伊尹》五十一篇中之佚篇。其明分守,绳法则,审名命,畅论君人南面之正道与失误,对《申》、《韩》、《吕览》、《管子》及黄老帛书等都有深刻的影响。

6、《德圣》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黄老学说的重要文献,它原在《老子》甲本后,与《伊尹·九主》等相连。其中知智等思想与《文子》圣智思想相通。

7、《物则有形图》:帛图《物则有形图》,残存约幅宽24、幅长20厘米,图式分三层布局,最外一层是朱绘方框,在方框内侧题有文字;第二层是用青色绘的圆圈,在圆圈外侧题有文字;第三层是在圆圈的正中,用墨书文字组成一个如云气一样回环的圆,文字从圆心开始向外旋转书写。

8、《汤处于汤丘》战国中晚期竹简,汉文珍贵古籍,记述汤与伊尹的故事,是一篇战国时期的文献。

9、《凡物流形》大概作为早期黄老著作,在继承战国南方道家著作《太一生水》所提出“水(流体)为宇宙之母体和载体的命题”之后,继续深化发展太一(水道)思想。

10、《鬻子》,旧题周鬻熊撰。《汉书·艺文志》有《鬻子》二十二篇,小说家类有《鬻子说》十九篇。

道家经典语录:1、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道德经》

译:道是不可见的虚体,虽空虚无形,但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不可估量它是那样深邃,好像是万物的主宰。

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道德经》

译:仁义是好的,但出现的基础却是更好的大道被废弃(与其仁义得倡,莫如大道未废);智慧是好的,但却是出于辨别大伪的需要(与其智慧在身,莫如世人真诚);孝慈是好的,但如果家家六亲和睦又哪用得着分什么孝慈不孝慈(与其部分家庭得孝慈之名,莫如家家六亲和睦);忠臣是好的,但只有在国家昏乱的时候才能很好地识别(与其忠臣得显,莫如国家不昏乱)。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译:如果聚集的水不深,那么它就没有负载一艘大船的力量了。

4、善游者溺,善骑者坠,各以所好,反自为祸。——文子《文子》

译:善游泳的人会被水淹死,善骑马的人会堕马而死,各因为他们的爱好和长处反而自招祸难。

5、是以圣人之道,宽而栗,严而温,柔而直,猛而仁。——文子《文子》

译:做人应当宽容而庄重,柔和而能干,正直而平易近人,具备这些优点就是有福之人。

6、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译:小的迷惑会错乱方向,大的迷惑会错乱本性。

7、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译:大智者看上去显得非常广博豁达,小智者却十分琐细、斤斤计较;高论者盛气凌人,争论者小辨不休,没完没了。

8、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道德经》

译:擅长行走(的人),不会留下轨迹;擅长言谈(的人),不会出现过失。

9、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德经》

译:这精质是最真实的,这精质是可以信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bb/138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