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里讲述了一段“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故事,每每读来不禁令人叹息。诸葛亮率领张飞、赵云前去西川支援刘备攻打成都,留下关羽镇守荆州。东吴当时由吕蒙镇守陆口,因吕蒙有些名气,关羽对东吴也颇有防范。
吕蒙为袭取荆州,以养病为由让名不见经传的陆逊替其镇守陆口,以麻痹关羽。果不其然,关羽闻之此事,便放松了对吕蒙的戒备。吕蒙等人趁关羽攻打曹操之时,偷偷袭取了荆州,关羽进退无路,也一命呜呼了。可见,在此次战役中关羽犯的致命伤就是“轻敌”,最终不仅丢掉了荆州,也丢掉了性命。
本文为大家分享下《道德经》第六十九章,老子在本章节苦口婆心的规劝世人切莫轻敌。其实在现代社会,一个人一旦染上了轻敌的毛病,注定是要吃大亏的。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兵家有言论讲:“我不敢主动发起战争,而是为战争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战争中不敢前进一寸,而是要后退。”主动发起战争就是统治者在妄为,会影响百姓的正常发展,是不得民心的,但人要有忧患意识,即使不主动发起战争,也要防止被他人攻击。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固然不可以主动伤害他人,但也要防止来自他人的伤害。
《道德经》讲,“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在老子看来,战争是不得已而为之,最终也是取得一个比较圆满的结果罢了。若在战争中主动进取,则双方结下的怨恨就越多,势必“冤冤相报何时了”。所以在平日里,若与他人发生了矛盾,问题解决就可以了,万不可“乘胜追击”,再对他人进行新的伤害。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这就是说,军队前进了像没有前进一样;举起臂膀像没有臂膀一样;看到敌人像没有敌人一样;拿着兵器像没有兵器一样。
若把军队阶段性胜利看在眼里,把自家军队的实力记挂在心上,自认掌握了敌人的所在和实力,又认为自家兵器精良,则很可能会会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我强敌弱”,继而冒然的变积极防御为主动进攻,而这往往会中敌方“诱敌深入”的计策。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祸患没有什么比轻敌更大的,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宝贝。老子讲,“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轻敌则会冒进,则就丢了“不敢为天下先”;冒进则会乱杀,则有丢了“慈”。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少人也容易犯轻敌的毛病。对问题轻视,则会犯主观主义及经验主义的错误,继而处处碰壁;对对手轻视,则会犯骄傲和懒惰的错误,继而悄无声息地输给对手。总之,只要犯了轻敌的毛病,必然要吃大亏。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所以军事实力相当者对垒,怀有慈爱之心的一方能够获胜。有慈爱之心的一方,从表面看它没有主动进攻的一方气势汹汹,但因其处于防守位置,故而全军乃至全国上下都不敢轻敌,它不仅要对自己的家底了如指掌,更要对敌方情况洞若观火,试想这样始终做到知己知彼,如何会不胜利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js/11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