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一段经文从字面来理解,并不是很困难的,我们可以做下的翻译:三十根辐条集中在一个毂轴上,正是由于辐条与辐条之间的空无,所以才有了车轮这么一组应用。使用陶土制成陶制器皿,正是由于陶器中的空无之处,所以才能有碗、盆、缸、罐等的器皿的应用。开凿门窗做成房屋,正是由于房间里的空无之处,所以才有了房屋这么一组应用。通过这些例证,我们可以看到有和无是使得事物得以应用必不可少的两个要素。
但是经文这一章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了,有和无是老子《道德经》中很重要的一组概念,如何正确理解这两个概念对于理解经文也有很重要的意义,这一章的目的就是要说明无这一概念不能做虚无和无意义的理解。我们一看到无首先就会想到虚无、空洞、无物这些意义,但在老子的经文中无这概念是不能做这样理解的,这一章就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房屋中间的空间,我们可以理解为无,但它并不是没有意义,如果没有这个空间,这个无,那就没有房屋这样一个事物了。所以无就不能将它视为虚无或无意义的事物。有和无在老子的学说中是一组相对的概念,一定要结合起来认识和思考,还要结合经文的具体语境去思考,不能一见到无这个字就想到空无或无意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js/12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