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清理道德经伪文本》揭示了从来没有人读懂《道德经》,讨论了为什么不可能读懂《道德经》。在详细分析了伪文本之后,第三辑整合各种先秦老子文本资源,重建了60章本的《老子道经》。在前两辑的基础上,本专辑与后面的专辑配合,全面彻底解决老子学说的义理问题。
本期首先明确读懂的前提:看明白所说的对象、所说的观点是什么,如果连对象与观点都没有看明白,就绝不可能读懂。
还需要说明:
第一,读懂《道德经》与读懂老子学说,是相关但不相同的两件事。
老子学说的源头是先秦文本,前面两个专辑已经证实:通行的《道德经》体系,包括帛书本在内,都是来历不明的汉传文本,是被严重篡改的先秦文本,与2千多字伪文本的杂合体,在《道德经》体系中,不可能读懂老子学说。
第二,读懂《道德经》与看明白《道德经》,也是不相同的两件事,虽然《道德经》的义理混乱荒谬、不可理喻,不可能被读懂,但是,至少可以看明白它的表面内容与整体构造,即:它在说什么对象?说了什么观点?有没有系统性的结构?
就常识而言,读懂学术著作需要经过两个层面、四个环节,据此可以确定最简单的标准,用以判定是否读明白?是否能读懂?
第一个层面:表面内容
读明白在说什么对象?明确论述所属的领域。
读明白说了什么观点?明确论述的表面过程,可以不需要真正读懂。
读明白整体结构是怎样的?有没有系统的体系架构?
第一层面,可以区分读明白了还是读糊涂了:如果读明白在说什么事、什么观点、怎么论证的、有怎样的整体结构,就是读明白了,否则是读糊涂了。
第二个层面:内在义理
读懂所说的分别是什么意思?总体上讲了哪些事理与思想主张
第二层面,可以区分读懂了或者读偏了、读错了。义理的解读可以见仁见智,可以有不同视角、不同深度的多种正确解读,很难一概而论,但是受第一层面的影响,有两种情况可以简单判定是读错了、读傻了,或故意不懂装懂:
其一,如果第一层把对象搞错了,张冠李戴,则第二层的解读必然错误。
其二,如果第一层对观点与论证过程的认知含混不清,则第二层的解读必然是混乱糊涂、或不懂装懂的。
据此考察,在整体上、根本上,既往所有《道德经》第一层面的解读全是错的,因此对内在义理的解读必然根本错误。对此,只需考察第一章第一句,就足以证明。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章,是全书总纲,在传统解读体系中,这一章与全书存在根本性混乱与对立,完全不相容,例如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
1,关于对象的认知是错乱的。
对于“道可道,非常道”,经典解读是“可以谈论的道,就不是常道”,这是以“常道”为对象的,绕着弯子说“常道不可道”。实际上,道德经全书都没有以“常道”为对象的论述;而且第25章明确了老子讨论的是“大道”,不是“常道”,“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正确的解读只能是“(大)道可以道,不是平常之道”,对象是大道,不是常道。
2,歪曲了老子的核心观点,陷于荒谬、无法自洽。
传统解读通过复杂曲折的诡辩注释,把老子“大道可道”的核心观点,歪曲为“常道不可道”、“道不可道”,与原文“道可道”直接对立;而且极为荒谬,无法自洽、不可理喻:既然道不可道,还谈什么道?写什么道德经?
3,背离了道德经全书的内容,严重自相矛盾。
“道不可道”是不可知论,是反认知、反语言的思想,背离了道德经中丰富的可知论学说,道德经中有言道、闻道、行道的完整论述逻辑,与“道不可道”直接对立。
第16章说“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由复命、知常推论出知道:“天乃道、道乃久”。
第28章说“知其雄,守其雌,知其荣,守其辱”,33章说“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47章说“不出于户,可以知天下;不窥于牖,可以知天道”,55章说“和曰常,知常曰明”;46章说“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35章说“故道之出言,淡乎其无味也。30章说“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于天下”,40章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41章说“上士闻道,中士闻道,下士闻道,”“明道如孛(昧),夷道若颣,进道若退”。81章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基于以上文本事实,对于“道不可道”这个荒谬注释,只要稍微认真思考,就不可能允许它存在,而它居然是2千多年传统老学理论的第一支柱,这是国学界的耻辱,是逻辑弱智所造就的千年耻辱。
传统老学错读第一层面的简单问题,导致义理解读根本错误,这不是第一章第一句独有的问题,而是每一句都存在的问题。第一章是全书总纲,是众妙之门,第一章错解,导致全书整体错解。
据此,只需考察“道可不可道”,就可以简单判定所有的《道德经》注释作品:是否真正读懂了老子学说?包括所有的经典著作与当下的网红大咖,只要对第一章的解读还是传统老学的“道不可道”,就必定是根本错误、糊涂的,或者在不懂装懂。
感谢观看,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13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