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作者 >> 正文 >> 正文

01轻松读懂道德经第一章众妙之门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1/4/7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a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综述:老子破天荒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它的涵义博大精深,可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道为何物,道生何处?这是《道德经》主要回答的问题之一。

通解

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但是用言语表述的“道”,却不是恒常的的“道”;

(道这个)名,虽是可以命名的,但这个名却不能当作恒常不变的“名”。

“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态;而“有”,则用来表述天地万物产生的本原。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玄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无与有这两个“名”,都来源于“道”,只是名称相异罢了,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但又不是一般的玄妙、深远,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就是在这玄妙深远的无限变化中,开启了天地万物生生不息、运动不止的总门径。

详解

第一个第三个“道”是名词,指的是生成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法则、真理、规律等。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述的意思。

第一个第三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名称。第二个“名”是动词,命名、起名。

首先,老子提出一个道的哲学概念,道,浑然一体永恒存在运动不息。

??其次,老子提出道可道的命题判断。道是可以言说的,也是可以命“名”的,可以表述解说,也是可以认知遵循的。

??非常道也。全句主语应为“用言语表达的、用文字描述的道”,既能够言说的道,能够表述的道,就不是哲学意义的道,即浑然一体永恒存在,运动有序的道。

??名可名,非常名。逻辑关系同上。“道”这个名虽然被确定,但不是永恒不变的,比如大、无极、太极、一等等。但是每个名都有特定的外延和内涵,不能完全准确表达“道”的全部。

??接着老子又用有和无这两个概念来阐释“道”。

“无”,名天地万物之始,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反过来说,天地万物之始,名“无”,天地万物之母,名“有”,

??

??有欲无欲的“欲”,意思是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因此,要常从“无”(万物之始)的状态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万物之母根源)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如生命的奥秘,宇宙的奥秘,自然奥秘,起源起始点都是奇妙玄妙的。徼,边界,端倪,就是从有的状态、过程,使我们能感受体验万物的变化和运行规律法则。

??有无二者,同出异名,有因无而存在,无因有而产生。既有万物之始的“无”,就有万物之母的“有”。作为前面命题的推论,没有异意。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都是玄妙、深远的,但又不是一般的玄妙、深远,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门(户,是观察和认知万物纷纭变化的途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78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