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作者 >> 正文 >> 正文

浪井FM读道德经有感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1/8/24

点击上方图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

-浔东校区出品-

如果花开,你不必惊讶

花儿总是绽放在最好的季节

如果是书声,你不必惊诧

耳朵总爱聆听最美的故事

《浪井FM》邀您一起

品读书籍墨香,聆听美文芬

作为古代中国的经典哲学著作,《道德经》以其深邃奥妙的哲理观启迪无数文人志士,亦照耀中华民族的漫漫历史长河。

《道德经》分为上篇“道经”和下篇“德经”,全文仅五千余字,然而其语言精练,予人极大警醒启迪。其中所蕴含的古代中国民本思想,以及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观点,更使其历经千年而仍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老子将天地万物的本源归为“道”。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万事万物都由“道”衍生而来,万事万物都不可脱离“道”的存在而独立运行。“道”是宇宙天地万物的奥妙总门,是玄妙而不可确实把握认识的,是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所以“道”是不能够用言语形容出来的。天地万物源于“道”,然而天地万物万事之间也是互相对立转化的。“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正是如此。当“大”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时,反而因为人们看不见其“大”从而主观认为其“小”甚至于认为其“无”,而事实恰恰与此相反。

除了书中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的哲学观点,文章还表达了“无为而治”的治国民本思想。“以道佐人者,不以兵强天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强调若需治理好天下,则需顺应自然规律,顺应“道”,而不应以武力使天下人民屈服。看似“无为”,其实“天下莫能与之为”。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表面的强大未必是真正的强大,因为它没有顺应“道”的规律;看似柔弱却能长久存在,因为它符合“道”的运行法则。所以说有些事看似有利,实则无利;看似无用,实为大用,因而人们应该顺应“道”,讲究朴实敦厚,实事求是,而不应追求虚华和表面的强大。

天地万物顺应“道”的运行规律,因而天地和谐,万物欣欣向荣;国家的发展遵循客观规律,因而国家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的发展顺应历史潮流,因而笑语欢声充盈,社会和谐安定。同样,个人的发展也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顺应历史潮流,符合“道”的运行规律,如此方能行稳致远,个人与社会,国家,天地万物间方能和谐相处。如果说读完《道德经》我有哪些浅显的认识,得到了什么启发,我想用一句话作为概括:顺“道”而为,为而不争,知白守黑,居实避华,上善若水,常德不忒。END

文:劳伟文

主播:雷欧

责编:宋建豪

审核:周梦玲

注: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浪花花花朵朵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98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