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奥秘 >> 正文 >> 正文

溪山琴况全篇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2/6/16

徐上瀛所著《溪山琴况》是一部全面而系统地讲述琴乐表演艺术理论的专著,也是中国音乐美学史上的重要著作。这部著作在总结前人琴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古琴表演艺术的24个审美范畴,即所谓“二十四况”。

这二十四况是:

和、静、清、远、古、澹、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

徐上瀛仿照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而提出“二十四况”,并且通过对24个琴乐审美范畴的阐发,较为完整而精到地探讨了古琴演奏美学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其中尤为可贵的是,其审美理论的阐述,是以古琴演奏技艺手段为基础,而技艺上的分析又是以其琴乐审美思想为指导,这就为后人研究琴乐演奏的技艺美学提供了非常丰富,并且可供借鉴、吸收的琴乐审美思想及表演艺术理论。

在琴乐“二十四况”中,具有理论核心意义的就是“和”。所以徐上瀛在卷首便提到“二十四况”中,“其所首重者,和也”。说明“和”况作为琴乐审美范畴之一,在琴学理论中,具有其他琴况不能替代的地位。这是认识、理解徐上瀛琴乐美学思想的要点之一。

认识、理解徐上瀛琴乐美学思想的要点之二,是要把握住徐上瀛谈琴乐审美,从整体上讲,始终是着眼于琴乐的实践,从古琴演奏中的“弦、指、音、意”的相互关系去谈“和”的审美意义。其他各况所谈,也都与此相关。徐上瀛提出,“吾复求其所以和者三,曰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而合至矣”。藉以说明“和”在琴乐演奏与审美中的不同层次和内涵。

徐上瀛认为,从演奏技艺上讲,弹琴首先要达到对演奏技巧的运用自如与纯熟,无论是循徽按弦、拨弹奏音,各种技法的应用,都应是“往来动宕,恰如胶漆”,使弦与指处于顺和的融洽关系中,由此达到“弦与指合”的技艺水准;其次,在掌握纯熟的指法技艺基础上,在音乐演奏的处理中,要“务令宛转成韵,曲得其琴”。使琴曲的演奏合乎音乐的章法、句度(“篇中有度,句中有候,字中有肯”),从而产生悦耳而富于韵味的情绪音调,达到指与音的相“和”,这也是琴乐演奏中技艺美的实现;最后,为达到更高的审美要求,论者并未停留在“曲得其琴”的层面上,而是进一步寻求“音与意合”的审美境界,提出了“以音之精义而应乎与音之深微”的要求,即以演奏技艺达到的精妙细微的乐音表现,来触及人内心深处最敏锐的幽深的心理体验,而这是从单纯的乐音运动形式中难以领会到的。

对于“音与意合”,徐上瀛在书中点出,这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他说:“其有得之弦外者,与山相映发,而巍巍影现;与水相涵濡,而洋洋徜恍。暑可变也,虚堂凝雪;寒可回也,草阁流春。其无尽藏,不可思议,则音与意合,莫知其然而然矣。”这里实际上是肯定了人在音乐审美中借助于内心的想象、联想等情感体验,使审美感受变的更为丰富和充实。相反,如果把琴的演奏仅仅当作一种技艺来对待,不去追求审美境界及其在音乐上的表现,琴曲艺术也就会失去它的“真传”,即丧失自身特有的美学品格了。徐上瀛在书中所告诫的,演奏者若“不以性情中和相遇,而以为是技也,斯愈久而愈失其传矣”,即是此意。另外,徐上瀛所说的“音与意合”,从其描述的“暑可变”、“寒可回”这种审美情感活动的展开看,他讲的“和”,也并非是平淡无味之“淡和”,也并非庸然无所思,而是蕴含着相当动人的情感力量的“和”。这也是,《溪山琴况》琴乐美学思想中值得借鉴、吸收的精华。

编辑整理:上阳琴院上阳琴院

《溪山琴况》之和上阳琴院

《溪山琴况》之静上阳琴院

《溪山琴况》之清上阳琴院

《溪山琴况》之远上阳琴院

《溪山琴况》之古上阳琴院

《溪山琴况》之淡上阳琴院

《溪山琴况》之恬上阳琴院

《溪山琴况》之逸上阳琴院

《溪山琴况》之雅上阳琴院

《溪山琴况》之丽上阳琴院

《溪山琴况》之亮上阳琴院

《溪山琴况》之采上阳琴院

《溪山琴况》之洁上阳琴院

《溪山琴况》之润上阳琴院

《溪山琴况》之圆上阳琴院

《溪山琴况》之坚上阳琴院

《溪山琴况》之宏上阳琴院

《溪山琴况》之细上阳琴院

《溪山琴况》之溜上阳琴院

《溪山琴况》之健上阳琴院

《溪山琴况》之轻上阳琴院

《溪山琴况》之重上阳琴院

《溪山琴况》之迟上阳琴院

《溪山琴况》之速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打开荔枝微课,一起学习

上阳琴院坐落于九都路东山陕会馆,诚闹市之净土,乐坛之瑶蓬也,乃赋以文曰:

人生荣宁,皆为数定,岂可枉作,聊送穷吟。开卷有色,乃非真画,天地无弦,清韵是琴。址居山陕,毓秀钟灵,关帝德聚,气贯古今。桃源相寻,莫入远林。于斯路外,烟罗殷殷。伯牙挥手,钟期悉声。田连操张,比律伶伦。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斯是雅室,惟吾德馨。可调丝竹,堪阅金经,案牍焚香,鸿儒骋神。谁识瑰宝?熟谙雅琴?若非至人,必为知音!

洛阳古琴学会

专业的古琴爱好者交流平台

地址

洛阳市九都东路号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内(山陕会馆)

电话

——高老师

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115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