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着来聊聊《中庸》里的这一句: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这一句的表面意思是说:人都是要喝汤吃饭的,但却很少知道所吃食物的味道。
其实这一句,是接着上面的“道之不行也、道之不明也”所讲的,所以这一句也是在形容,“中庸之道”为什么“不能行、不能明”的。
先来看看「人莫不饮食也」,这里虽然只说了饮食,也就是人的“口舌”,但其实是包含了“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
《大学》里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里面的“食而不知其味”,就是这里的「鲜能知味也」。同时里面说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就是指眼睛和耳朵。
前面我们说过“未发之中”,是情绪未发的意思,是寂然不动的状态,一旦情绪发出来,并且加入了私心,就会偏离了‘中’。
而‘中’就是《大学》里的“正心”,所以一旦偏离了‘中’,同时就会导致“心不正”,于是就变成了“心不在焉”。
然后就出现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也就是这的「鲜能知味也」。
举个例子,比如,老婆给你做了丰盛的大餐,但是你在吃饭的时候,却在想着待会要怎么回复领导工作。
这个时候就是“心不在焉”,心不在当下,心偏离了“中正”,那么必然会导致“食而不知其味”。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心里头有个私心在,你认为此刻工作更重要。
但思考工作,不能算是私心吧?有一类人行走坐卧都在思考工作,这明明是有上进心的体现啊!
如果把这里的工作换成“打游戏、打麻将”呢?
假如你跟别人约好了晚上7点打麻将,现在已经6点50了,那么你只会狼吞虎咽,心里只想着快点去打牌。
如果老婆此时再来跟你聊聊天,你心中一定会觉得烦躁,认为老婆打扰你思考工作了,然后对老婆发泄情绪,矛盾就来了。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2%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13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