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奥秘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老子的世界观虚用第五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4/6/24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这是一个连载的系列文章,命名上面给读者造成了一定的麻烦,所以,以后的章节全部用老子的世界观,让大家便于搜索阅读。

道德经81章,每一章一节,加上之后来综合分享整篇的分析和体用,预计会做到期以上,能够有三个多月的时间,跟大家互相陪伴,一起成长,非常感恩!!!

也期待有更多的朋友一起来研究道德经,我们可以互相讨论,一个人的智慧分享出来,我们每个人就多了很多智慧!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道德经的第五章,也是道德经中非常重要并脍炙人口的一章,很多玄幻小说里面,都非常喜欢借用这一章来当做天书或者秘籍的内容。

现在我们先来看一下原文:

《道德经》虚用第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段文字的理解通用版是这样的: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还不如保持虚静。

这个解读,也成为很多玄幻小说用它做天书的重要原因,因为在很多小说里,修炼了天书的高手都成为了大魔头,没有感情,只修长生,真的做到了拿人当猪狗了,生杀予夺,为所欲为。还振振有词说:天地尚不仁,我独仁何用?

其实,读过全本道德经的人都知道,道德经是易文化的诠释,而周易的第一篇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老子是精通易的圣人,为什么要讲天地不仁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仁”字是如何解读的?

仁者,爱人之心也。听起来很是高大上。不过,罗辑思维缜密的人会深问一个问题?爱人——爱谁?

首先爱自己和家人。然后被人骂只有小家没有大家,叫自私。好吧,那我爱家乡。被人骂地域歧视,只顾自己的家乡。好,那我爱国总可以吧?又被骂民族主义者,要普世。突然我们发现,我们想爱全世界,可是怎么爱?美国人说美国优先,中国人说中华复兴,日本人说大和魂贵,韩国人说大韩最棒,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理由,梦想,目标和借口。我们也就突然发现那些说爱世界的公知们,只是在用爱世界的名义给自己找借口。当他需要达到他的目的的时候,他就会把仁爱打扮成他需要的样子。

到这里我们也就突然发生顿悟,为什么老子说“圣人出,有大伪”了。因为这个世界,最有力量的是爱,最具有毁灭性的也是爱。

所谓的仁心,只是范围更大的私心罢了。爱仅限于自己或小家,会被骂自私,放大到一个单一族群,会被族群外的人骂主义,但是在族群内部就成了被歌颂的圣人。这不就是典型的“小贼窃玉当诛,大盗窃国被颂”吗?

说到底,仁心只不过是范围大一点的私心罢了。为国为民为家,都是在我们的家国立场上的“私心”。(我这是不是也是在为私心正名,私心没有那么不堪,只不过看私心覆盖的范围多大罢了。)

老子曰天地不仁,是因为上天有好生之德。不管多么残酷的环境,上天都会让那些能在这个地区适宜的生命存活。

重点在于,道和德,不是仁。道是天心,天养万物,一视同仁,德是地心,地成万物,适者生存。

天地不以己心为心,而已万物之心为心。

而仁,是指同人之心。所以我们有时会会说:各位同仁。有时候同仁也就是同事,同好之类的了。先决条件默认“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才会说将心比心,善莫大焉。但是将心比心的情况下,还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呀。

以天地之心,比圣人之心。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所以,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物霜天竞自由。而圣人亦不以己心度人心,此谓君子成人之美!

这个大宇宙的状况就好像那个大风箱,空空荡荡的箱子并不会塌陷向内缩,而一旦动起来,就会有无数的风呼呼的生出来,如同道之无中生有,看起来虚无缥缈不可见的无,如同风箱的虚空,虚空之用,动而为有。所以,宣扬所谓的仁,最终会生变,恶果自食,越是口中挂满仁义道德之人,越容易在危难时成为祸患。如《笑傲江湖》的岳不群,如《连城诀》中的万大侠,还有《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此类人物在历史和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老子说:与其去不停的宣扬“仁”,不如去坚守中道原则。生万物而不有,成万物而不恃!

天道酬勤,地道酬厚,勤为动则化万有,厚守静则能载物。巧言令色,以仁之名彰显自我,不如坚守天地之道,天道酬勤,厚德载物!这是这一章老子给我们的智慧!

(本节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135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