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奥秘 >> 正文 >> 正文

每日学经典道德经释义第十二章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1/4/19
预备干部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0912/131570.html

道历年(丙申年)正月初十

西历年2月17日

继承吕祖济世助人精神,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大道玄虚幽冥,无声无色,无臭无味,此乃道之真体,为生化万物之本根。五色、五音、五味,虽出之于道,却是粗浅而外在之枝末。人之心性若为外在之未所障蔽,则不能知其本。虽目能视、耳能闻、口能尝,实则盲、聋、爽矣。故不可逐于外在之末,而应体悟并抱守纯素清淡的内在之本。

“驰骋”是纵横奔跑。“田猎”是骑马狩猎。“行妨”是贼害。人的先无本性是虚静清明,无贪无欲的。狩猎之人,整日驰骋奔逐,放荡不羁,其心必狂,如此就失去了虚静清明之本性。难得之货,最能诱人之邪念,勾人之心魂,使人行为不规,做不德不义,贼害国民,陷巳伤人之事。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为腹”是注重修持内在之德性。“为目”是忘本逐末,迷于外物,求其虚华。得道之圣人总是注重内德的修养,而不心神奔逐于外。因此,正确的态度应是重内德,重纲本,求实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8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