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奥秘 >> 正文 >> 正文

文化函谷读道德经,悟人生智慧学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1/5/25

读《道德经》,悟人生智慧

灵宝市函谷关镇初级中学九一班康嘉欣辅导老师:焦新娟

初次相遇

与《道德经》的初次相遇是小学三年级。

那时正值春光明媚,万物复苏之际,老师应允我们一起到函谷关景区游玩。怀着满心的愉悦,大家来到了景区大门,只见曲径通幽,花木葱笼,鸟鸣婉转,使人杂念顿消。高高的关楼耸入蓝天,高大巍峨。关楼下,一座老子骑青牛的石像栩栩如生。放眼四顾,绵长的高原延伸到远方,顿觉此地的地理环境真称得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又不禁开始遥想紫气东来,老子骑青牛过关的画面。

老师告诉我们,老子在此地留下了一本名著《道德经》,我竟充满幻想:这本书读了能得道成仙吗?于偶然间发现图书馆中竟然真有《道德经》这本书,于是我视若珍宝买回家,在满脑袋“紫气东来”“渡劫飞升”的幻想中开始了与《道德经》的初识。当然,我很快就在文中近乎诗体、晦涩难懂的语言下放弃了得道成仙的梦想,重归正道。

亲密接触

时光流逝,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道德经》,还是有些似懂非懂,于是搁置了它。

升入初中后,学校给每人发了一本带译文和分析的《道德经》读本。课余闲时便随便打开一章来读,初期虽觉无法理解其中含义,但单从文字的美感而言,十分让人着迷。读书的过程,我的心安静下来,进入了一片静寂恬静的天地。

继续读下去,无意发现《道德经》中朴素的生活智慧随处可见,有的甚至与现实生活完全对接——

当周围同学对各种所谓名牌趋之若鹜时,我庆幸跟老子学到了“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使人心发狂”,保持一份真朴,不随波逐流。

当心生傲慢,坚信自己是对的而听不进不同意见时,老子一记棒喝:“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猛然惊醒,观照到了自己的狭隘和偏见,迷途知返。

考试不理想,距离目标太远而心生焦急时,老子谆谆告诫:“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明白了再高再远的目标,也要一步一步从点滴做起,相信积累的力量,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与人发生争执时,耳边就会响起老子说的“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它提醒我,做人心胸要像海纳百川宽广,要宽容!

……

《道德经》常读常新,老子的智慧如海,浩瀚无边,我捡到的,也许只是海边的贝壳,但我一定会继续读下去……

《绝品》观后感

“黄金之城苹果之乡道家之源宜居之地”

美丽灵宝欢迎您来悟道交流

征稿启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8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