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行修强己身,心怀天下为本真。
学贵真知方济世,服务国家成大人。
年月日9点,良中大讲堂之优秀校友讲堂第五讲邀请我校88届校友高和鸿教授开讲。第二报告厅里,国歌高奏,校歌嘹亮,掌声阵阵,高二年级全体学生余人参加了讲座。高教授讲座的主题是《心怀天下,学贵真知》。
政教处刘文雅主任主持讲座
王塔校长向高和鸿教授颁发聘书
高和鸿教授是良乡中学88届校友,国内著名物流统计专家,在国学教育和书法教育领域取得众多成就,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
高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道理深刻。他首先向同学讲,一个人成功必须要解决三个内在的根本问题:“第一,要培养厚德利生的大我思想,为人民的幸福、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强盛、民族的进步而服务。第二,要有远大的眼光,能够经得起各种困难和失败的考验,抵御得住各种诱惑。第三,要有为理想而奋斗的牺牲精神、拼搏精神和奋进精神。”
讲座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拼搏的高中、良善的筑基;第二部分为《大学》的启迪,自我的蜕变;第三部分为大道之学的践行。讲座紧紧围绕“心怀天下,学贵真知”的主题,以走向成功为立足点,以儒家《大学》三纲八目思想立论,讲述了高中、大学和参加工作三段人生经历,现身说法,以自身的实践,深刻地阐述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人生哲理,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之法,号召同学们要紧紧抓好学业,奠定好知识基础,以饱满的精神迎接高考的挑战;修炼身心,做个身体健康,有阳光心态的有志青年,做一个为国家为社会发展有用之才,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
高教授着重阐述了“直心为德”的道理。他明确地指出:“明明德是《大学》的文眼。德在古字中是‘直心为德’的意思。”又进一步解释道:“‘直心为德’的‘德’是日月光明之德。明明德就是人们要培育和彰显像日月一样的光明之德。明明德的目的是为了亲近和服务人民大众,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实现人生的价值。所以,明明德是《大学》的文眼,是三纲的起点。”
高教授带领全体学生朗读《大学》
高教授又深刻地阐述了修身的重要意义。他细致地讲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基础和方法,是明德的过程,也就是自我完善的过程和内心觉悟的过程。‘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目的,是明明德的过程,是觉他、觉行的过程。”
高教授的书法造诣颇高
关于人生的价值,高教授激情地讲:“一个人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他号召同学们好好学习,积极投入到社会发展的历史洪流中去,勇于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在平凡的人生经历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也就是说,要做一个“大我”之人,心系天下,把自己个人的命运要与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把自己融入到时代的精神中去,升华自己的家国情怀。
高教授在良乡中学求学时的班主任郭秀英老师
讲座中高教授向恩师郭老师鞠躬致敬
高教授感念师恩的举动让在座师生无不动容
高老师在讲座过程中,精神饱满,激情澎湃,引人入胜。他深爱着母校,能回忆起三十年前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他深爱着曾经培育他成长的每一位老师,感恩郭秀英老师、刘国庆老师、李振雷老师、白翔老师、宋环老师、张绍武老师……回想起在大学时期引导他读《大学》,走出人生困境的桑敬民老师时,声泪俱下,情景动人。桑老师是国内著名德育专家,近期因疾病离开了人世。高教授感念师恩的举动,让在座师生无不动容,他心系学校、尊师重教的形象深入人心。
朱思思老师吟唱《静夜思》
特别荣幸的是大讲堂邀请到著名作曲家和歌唱家朱思思老师,朱老师近些年积极倡导礼乐兴国理念,在业届引起了很大反响,她在百忙之中赶来参加活动,现场为同学们吟唱了由她本人谱曲的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篇《静夜思》,让在座师生在动听的音韵中感受经典魅力,国学之美,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区教委信息中心副主任钱志良
房山区游子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孟令金因特殊情况未能参加活动,特发来贺信至良中师生。房山区教委信息中心副主任钱志良向全体师生宣读了贺信。贺信中写到:“良乡中学办学效果好,远近闻名,培养出了众多的国家栋梁之才,也为联谊会培养出了众多游子,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以及房山区的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都做出了贡献。我代表联谊会向良乡中学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
钱志良副主任有感于高教授的激情演讲,现场填词勉励良中学子:
秋日随笔(平水韵)
风尘仆仆庠序中
大道至简座无空
艰辛自古多才俊
金榜题名要苦功
讲座结束后,白羽莎同学向高教授献花
高教授的讲座结束后,全体师生数次鼓掌表达敬意。同学们备受鼓舞,对人生理想、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高二()班白羽莎同学代表全体学生向高教授献花鲜花致谢。
嘉宾合影(左起著名网络文学作家和影视制片人胡及恩,主讲人高和鸿教授,燕山向阳中学英语高级教师王会平,房山农业商业银行退休干部白云霞,主讲人班主任良中退休教师郭秀英,良乡中学校长、党总支副书记王塔,良乡中学党总支副书记、工会主席高玉军,房山区教委信息中心副主任钱志良)
王塔校长在讲座后表示:“良乡中学大讲堂是个传播真理的阵地,让真理的力量感染师生,振奋精神,勇于实践,奋发图强,为实现良乡中学新的跨越式发展奠定思想基础。第五讲的讲座,从《大学》讲起,讲出了家国情怀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迪作用。”党总支副书记、工会主席高玉军真切地说:“良中大讲堂是基于素质教育,在净化学生思想、提升学生学识、培养学生能力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五期的校友大讲堂,将对同学们树德修身都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党政办公室主任王学文:“大讲堂关键在大,用成功人士来叙述大道理,启发学生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第五期的大讲堂非常成功。希望大讲堂越办越好。”
参加讲座的还有全体高二年级的班主任,他们对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也从讲座中获得了巨大精神力量。陈淑雅老师欢喜地说:“高教授用‘大学’之道,并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自己的对生活的认知,为师生做了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讲解分析。我听后受益匪浅,如沐春风,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这次讲座不论是对我今后的工作还是今后的生活都有巨大的指引作用,尤其是‘万事如意’的解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万件事,师万人长,拓万丈胸,抒万般情,对我启发更大,把这个当做自己的目标,实现快乐、幸福的人生!”
张长路老师感慨地讲到:“高老师的报告很接地气,接近良中学生的真实生活,接近良中学生的内心世界。印象比较深的有四点。一是对良中是播撒良善的种子的地方,深度解读了良中的“良”字的含义,做人要良善,契合了我校‘学做人’的校训。二是学生的三个家,特别是以国为家,契合了我校‘怀天下’的校训。三是‘四个数据’的故事,对于期中考试失利的学生是一种鼓舞。四是对于《大学》的解读,特别是对于‘明明德’的解读,契合了我校的校训。五是学习方法的指导,平时是高考,事事精雕细琢;高考是平时,处处得心应手,给学生指明了‘求真知’的途径,契合我我校的‘实文化’。”
语声袅绕意未尽,更待佳音在前头。《大学》指引人生路,莫付光阴奏凯歌!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它带给了同学们更多的积极思考,更多的拼搏精神,更多的家国情怀!
学子感悟
高二(2)班房梓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6岁这个奋力拼搏的年龄,我们正应像高和鸿教授所说的那样,在一生一次的青春里,为了自己拼一把。
在高教授的讲座中,他提到很多次的分数“39分在失望中反省”“9分在绝望中挣扎”他带着和蔼的笑容,把他在青葱岁月里挥洒热血的奋斗历程像讲故事一般向我们侃侃道来,我不止一次的感受到亲切与放松,原来像高教授这样可望不可即的人,也曾在良中度过了一段和我们一般的青春年华,也曾体会过和我们一般的青春年华;也曾体会过和我们一般的对考试的恐惧和对未来的向往。
听完高教授的讲座,我受到的最大的启发便是:发现不足,及时努力,像高教授一样,完成“从9分的数学成绩到以高分考入高校”的华丽逆转。脑海中又会想起那句熟悉的话:青春不拼搏,那你要青春做什么。
高二(6)班胡玉婷
高教授向我们讲述了他艰苦的求学之路。他说回忆起高考前的时光,是苦涩并且甘甜的。那段时光是最充实快乐的。最初他的成绩并不理想,物理仅仅只有39分,但他在痛苦中反思自己。在高三综合考试中,他数学9分,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在绝望中反思自我,他开始调整心态,改正学习方法。他认真地找出自己的不足,充分利用各种碎片时间。当他走出高考考场的时候,自信洋溢在他的脸上,他最终获得高出一本线6分的好成绩。
高教授在多个领域都有所建树,他的进取之路可以说是荆棘遍地,可他凭借自己的毅力和精神,将荆棘化为前进的动力,最终走向成功的彼岸。
高教授也因为做事认真的态度,成就了他的成功。为了给我们做这次讲座,他读了50多本书,文稿修改了9遍,反复练习讲解不知多少遍,因为他想让我们从中学到对的知识。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更使我心生敬佩和感激。
高二(4)刘宇航
高和鸿教授的精彩讲座重在让我们明白何为明明德,如何明明德,以及明明德的结果。作为听众的我们要扼其要---明明德。故一个精彩的演说根本不在于辞藻的华美,安排的巧妙,事例的高深,而在其演说之中心。我敬佩他的演说也是如此,我敬佩他的大德之法---明明德,更会在日后深记并实践,愿可博学,不负韶华。高二(0)班王逸菲
讲座中高教授感恩老师的场景让我非常感动,尤其是他讲述收到老师去世的消息时,顿时泪流满面,脑海中回忆起与老师在一起时的一幕幕画面,不禁感慨万分,现在,他也成为了一位值得人尊重的老师,对于教育子女,他也有自己的一套计划,他曾在儿子的笔记本封面中写道”平时是高考,精雕细琢;高考是平时,得心应手.”这句话也值得我们铭记于心.
高二(8)班冯奕非
高教授的高中学习并不是“学霸”,他第一次物理才考了39分。当高老师讲到这里时,同学们被逗得哄堂大笑。但是,高老师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一蹶不振,而是自我反思,进行了学习规划,并给自己制定了一套严谨的时间计划表,平常上学、放学都要背小条,泡脚时也要背着知识点。而且他跟我们说不要因为不喜欢老师而不去学习某项科目,这不禁让我对高老师产生敬佩之情。也许,高老师的经历真的应了那句话,“机会是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高教授在讲座中展示了他的笔记本,他说用过的笔记本有等身高。
高二(9)班谷京洋
曾经考过9分,35分面对失败和打击,面对绝望与恐惧,高和鸿先生选择了奋力一搏,重整旗鼓,傲视群雄。说起成功的原因,高和鸿先生告诉我们,老师的引导是外因,明确目标,清晰思路是内在。当高和鸿先生以分失臂于师范时,是李振霄,宋怀等老师的帮助,让她有了机遇与勇气。也是他高中养成的种种习惯,让他在走向人生的道路上,拥有了永不熄灭的指路明灯。
当听闻高先生为了给我们做这次讲座而翻阅整理了50多本书时,我深受感动,也决心不让高先生的苦心白费,我会把这些内容贯彻到生活当中。
趁君韶华年未老,当思明德免黄昏。
高二(8)班许琦
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道德经》
高先生在讲座一开始就引用了老子《道德经》里的名句,我想这句话也是他成功人生的写照。高教授提到人一生应该会有三个家,一个是本家,一个是母校,还有一个是社会。我们应珍惜每一个,并去真心对待。成功并不一定是功成名就,而是人生的每一天都过的有意义。这是我从小到大听过的最喜欢的一次讲座,高教授风度翩翩,时而激昂,时而深情,时而幽默,他讲述的故事给了我更加努力学习的动力,也让我对成功的定义有了新的认识,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听到高和鸿教段的讲座。
高二(9)班杨玉芝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现下静坐着沉思,满是对昔时日复一日荒废时光的追悔莫及——我并不是在为自己一人而读书,我承载着父母的殷殷期盼,承载着众多老师心血的浇灌,还有学校的默默守望,而每一个“我”汇集起来的是国家的厚望。我们尚显稚嫩的肩膀,将来要扛起的是国家的栋梁。
高二(4)刘宇航
明明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可见博学之法在于“明明德”。这里的明明德指的的是弘扬光明正的的品德。
“德”字自古便分为大德与小德,小德在于己,大德在于国。小的品德只是对自己,家人或是身边的朋友,这是我们本就应该做到的。大的品德在于“以天下为己任”,这种大德才是我们一生所应追求的。
小德只能成小学做小人,而大学方能成大学为大人。小德是我们一生所应践行的基本,大德是我们所追求的。也许我们会觉得这些离我们太过遥远了,太不切实际了。的确从古至今能真正有大德,做大学,成大人的人屈指可数,但他们幼时无不有匡扶天下之志。若是连雄图志都没有,又如何成大人。大学中的“明德”即指大德,也正是其核心---明明德。想当年周总理便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便是大德,正因有了这个志向才使他最后能有所成就。反观我们,完全是为了成绩,为了毕业而学习。这已经丧失了学习的真谛了,这本是一项追求真理的伟大之路,现却在我们脚下“变质”,这也是一种可悲。我们没有学科素养,学习沦为了一种工具,一个实现其他目标的途径。但这都不是学习的本质啊!“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所以我认为《大学》是在告诉我们不要舍本求末。而不舍本求末也在于明明德。
明明德是核心,明明德是每个人应追求的。明明德使我们博学,在践行明明德时我们便有了大德,因而明明德是为大学,成大人的必经之路。
高和鸿教授的精彩演讲重在让我们明白何为明明德,如何明明德,以及明明德的结果。作为听众的我们要扼其要---明明德。故一个精彩的演说根本不在于辞藻的华美,安排的巧妙,事例的高深,而在其演说之中心。我敬佩他的演说也是如此,我敬佩他的大德之法---明明德,更会在日后深记并实践,愿可博学,不负韶华。
高二()班王友
《韶华倾负笑我何故》
——暨听高和鸿老师《大学》主题讲座有感
明明德者,成大器也。——题记
人生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旅途,只有向前走才能欣赏到山川秀丽、大好江河。只留在此处看着别人行路,怕是像冬夜里的末班车,错过就便没有了。
高和鸿老师不仅是文化教育领域的杰出者,同时也是一位涵养极高的艺术家。而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高老师积累了相当深厚的经验总结,这也是我们今天主要的学习目的和内容。
一个人首先应该懂得感恩。不知道感恩为何物,对父母长辈视若无睹的人,一辈子也不会有所作为。所以高和鸿先生在讲座中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感谢他班主任的言语。“没有一个好的老师带领你,你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可以说,老师不单单是一个领路人,却对自己的学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或许拨云见雾中,一次小的讲题过程便可终身受益。“无边的盘子”是高和鸿初中数学老师的一个概念,被他记了三十年,直到学微积分时,或是他的《统计学》一书中,仍可看见其影子存在。并且“三人行,必有吾师矣。”对于高和鸿来说,启迪他学习书法的老同学可以是,激起他学习信心的音乐制作人亦可以是。再比如高和鸿的班主任郭老师,为了孩子们,自己去登门给学生找补课老师,使得八八届良中毕业生他们“最终一起走向了讲台”。这些与今天这些教育工作者的卓越成就,怕是紧密相连着的。这不由得让我辗转侧颈回望我的班主任郭老师,一副淡然处世,“皇城门外,笑谈天下”的模样,同样令人钦佩和敬仰。有了老师对于自己的指导,我们还必须把握时机,着眼于当下。奋发图强,不负亲门众望,终不负己。
没有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思考,即使现实生活再美好,也是不完整的。两千余年前曾子就告诫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重要作用。这句话放到今天仍然适用。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郭德纲曾说:“夜黑了躺在床上,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是非对错人世常理便都在心里清楚了”。所以当高和鸿第一次考出物理39分的成绩时,没有痛哭流涕和坐以待毙,而是一种对学习人生的思索和探讨,一种超脱然于成绩本身之外的心境。这样的反思使他重新认识了自我,找到了新的方向也拥有了更好的品性。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通过研习和阅读,高和鸿掌握了更多的知识。通过自主画框架图,他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简单几张表蕴含着深刻的意义。经历了数学9分和与师范的失之交臂,高和鸿更加的成熟。他将自己的日程表细化到每一小时每一分钟,也会在外出的时候随身带着各科小条,不时就抽出背诵。直到今天,这些日记仍然是一份证明,留存着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
都说虎父无犬子,高和鸿他们父子很好诠释了这句古话。他的儿子是连续三年西城区中学生书法一等奖,也是非常优秀的。随着周围逐渐响起的议论声,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人们只看到了自己与成功者的差距,却不会迈开脚步追赶。人们只会怨叹社会如此不公,却未曾经历成功者的艰辛。目标可以远大,但自己不可以空想。脚踏实地,才会有所进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部儒家传统经典著作,给予了高和鸿启迪,让他从大学起平步青云,走向新的巅峰。即使每个人对于文章理解不一,但仍不妨我们同样对美好高尚品行的追求统一。
人生需要奋斗,需要不断学习。不一定成就累累,只要不负青春年华就好。
摄影:张冬磊
编辑:党政办公室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8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