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奥秘 >> 正文 >> 正文

先生雅心,无妄无疾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1/6/3
小孩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pf.39.net/bdfyy/

先生雅心,无妄无疾(作于年)

(一)

那天打开新浪博客,看到了博友“石家庄老傅”在我的博文《我停留在一个人的世界》后边的留言:“《易》曰:无妄之疾,勿药有喜。先生雅心,无妄无疾。”兀然之间,天地凝息。所谓雅心,无悲无喜,无意无绪,无思无欲,无妄无疾……

老傅先生是《周易》专家,打开他的博客,只见卦爻飞舞,阴阳排列,虚实戟张,乾坤转换,充满了神秘色彩。他的研究专著《周易64卦互卦系统数学模型》,堪称学问高深矣。老实说,我囫囵吞枣看了几篇,基本没看明白,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先生学问的尊崇。《周易》是一部凝聚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神秘文化的传世之作,高深艰涩,很难读懂;而诠释《周易》的著作,也很难撩开神秘的面纱,往往是满篇浸染着不可知的文化因子。这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情。从传播效果考虑,或许这是一件很难两全的事乎?

不过,还是建议老傅先生把自己的易学论著写的通俗易懂一些,会大大提高阅读效果。试想,连我都无法读懂,你如何让普通老百姓看明白你的文章呢?

(二)

这使我想到了塞外山城张家口的一位易经学者曲辰先生。

曲辰先生,年初生于河北涿鹿,早年务农、做工、当会计、搞育种,后来进入文艺界,先后出任剧团编剧、《长城文艺》编辑、民俗研究会主席。先生醉心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化,且视野开阔,历史、地理、哲学多有涉及,先后发表各类研究文章余篇,著有《轩辕黄帝史迹之谜》《中华民族的先祖》《黄帝与中华文明》《解〈易〉诸谜》《老子思想批判》等。

曲先生的巨著《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年10月出版),可谓包罗万象,浏览一下这本多页的著作篇目,就可窥见“巨豹”之一斑了:第一章《道学名义》,第二章《道学的产生与传承》,第三章《道学的发展、嬗变与民族兴衰》,第四章《中华文化的批判与继承》,第五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他在绪论中指出:“与世界上各种历史文化比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很大的生命力,中华民族受此熏陶,表现出了勤劳、智慧、团结、勇敢的民族精神。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古老的哲学思想——道学。道学的产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明的发展进程。但是,在长期的君主独裁统治中,它逐渐含垢蒙尘,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导致了中国经济文化的衰败和科技的落后。”

这部大著,列举了诸多历史文献,包括甲骨文、易经卦辞、太极八卦图,以及现代天文、地理、气象、生物、医药、卫生、科技等大量实例,力图详细、深入、完整地解读中国古典哲学之理论体系,以便正本清源,更好地弘扬中国“天道、人道、地道、时变”之“四维一絷”科学宇宙观。

所谓“四维”,语出《管子·牧民》:“国有四维”。管仲所说的“四维”,即礼、义、廉、耻。老子《道德经》说天地之变如转轮:“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易经》总结说,道者有三,天道,地道,人道。无论管仲之“四维”,老子之“四轮”,易经之“三道”,都是维系中华文化之“絷”。絷,马缰绳,借指系缚,维系,语出《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

曲辰先生认为,中国古典哲学在论述客观自然规律时,将“天道”“地道”“人道”“时变”四要素综合起来,辨证论述,唯物、辨证、求实,既博大恢宏,又细微精深,可谓源深流长,绵延千载而不绝也!——先生高擎如椽巨笔,就像抡着一把大扫帚,横扫中国传统文化因子中的陈腐与丑陋,令人警醒。譬如,他在论及《周易》时指出:

自古以来,学者谈《周易》,都竭尽赞颂之辞。而指其缺失者较少。为甚么?不是我们中国人或中国的学者头脑不好使,而委实是叫数千年来中国历史上那些个封建独裁统治者们搞“神道设教”的愚民统治,把我们的独立思考精神给搞丢了!以至于直到今天还有人听他们的屁话。事情难道不是这样的么?《周礼》上说太卜掌三《易》为占,有人就抱住了《易》经自古就是卜筮书;姬昌、姬旦(周公)父子强奸中国古典哲学经典《易》经,将其蒙头盖脸,用为愚民工具,有人至今还和着姬旦的节拍,对姬昌大唱颂歌,不承认《易》经原为中国古典哲学经典。

老实说,先生这段论说,正确与否,自可讨论,但行文不大具备学者的平静,是肯定的,“屁话”“强奸”之类词句,霍然出现在学术著作中,无论如何有些刺眼。呵呵!曲先生,不好意思,在这里无意间批了您的“逆鳞”。请海涵啦!

曲辰先生指出的《周易》之不足,一是卦序排列与《序卦传》存在缺点,二是对卦名更改造成了一些问题,其中的学术问题,请诸位参看他的论著原文吧,此处不再赘述。

我想说的是,曲辰先生的著作,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读者应该不会太多。这也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太艰深的学问,总是呼应者寥寥。眼看他驾着一叶扁舟,飘摇在学问的大海上,飘然远去,渐渐淹没在万顷碧波之中了。唉,无奈!

记得前年,他的女儿小燕与我的内侄刘昱结婚时,我们初次见面,倾心交谈,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他的女儿小燕却告诉我,看不懂爸爸的书。事实上,真正的学者,是寂寞的,他们需要自己的读者,更需要自己的知音。这次燕赵时评博客圈建立,我请先生加盟,希望他在这里觅得些许知音。可是,无论如何,他也无法进来,说是不会操作云云。

(三)

老傅先生与曲辰先生同为学者,却不约而同地对《周易》进行了研究,足以说明,这部艰深的古代典籍,乃中国哲学之渊薮也。他俩都是坐在冷板凳上,钻在故纸堆里做学问的学者,无论成就高低,都值得现代人奉上一份尊崇。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坐在一张书桌前,认真地读一本书,已属难能可贵;坐在一张书桌前,投入地写一本书,已属凤毛麟角;坐在一张书桌前,全身心地研究古代典籍,并从中发掘中国文化与哲学之精髓,就足以令人膜拜了!

因为,他们坐在屁股下边的那张板凳,是冰冷的;赖以支撑书本的那张书桌,是陈旧的;而他们拿在手中的那本飞着千年尘烟的典籍,更是流溢着古旧尘埃的潮湿与枯寂……

(四)

手边还放着两本书,也顺便做一下介绍。

《人生的一千个为什么》,王万举著,中国文史出版社年6月出版。该书的封面右上角,印着如下宣言:“尝试延伸词典,斗胆解读人生”,内容分为六个单元:一,修身塑人生;二,文化“化”人生;三,问政悟人生;四,“六艺”辅人生;五,治学创人生;六,情感润人生。这本书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说性格即命运?最后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说婚姻如城?

万举先生是我大学同学,我称他“万兄”,我们同届不同班,他哲学,我中文。他个子不高,眼睛不大,身材也不挺拔,脸色浓郁,谈吐雍雅,满脑袋哲思玄想;才华弥天,落地化为哈哈大笑;学问如碑,落地化为一座丘陵。他是影视界大鳄,编剧,评论,也是理论界大腕,文学,史学,哲学。他后来开创的文化创意学,也是劲风飞扬,吹遍了江湖;他再后来写的那本《中国网络文学概论》,虽不属“空前”,却已经“绝后”。因为,网络文学之式微与衰颓,已经不可能再繁华出一本此类论著了。

只是,这本通俗的书,人生一千个“为什么”,有些所谓“为什么”,实在也是伪问题,因为:那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根本不用询问与回答嘛。

呵呵,万兄,我这么说,希望你不生气。

《守住你的床》,飞天魔女著,中国文联出版社年8月出版。

收到这本书已经很久了,重视这本书,却是最近的事。

去年春节之前,我出面组织了一次酒会,飞天魔女是出席者之一,她送我的礼物是两本书:《守住你的床》《千回百啭天生桥》。后来读了一遍《床》,还把读后感电告了作者。

在前不久的一次酒会上,遇到了老朋友张先生与鲁女士夫妇。席间,鲁女士忽然对我说,那个人真有才华呀!

我说,哪个?

她说,那个黄叶。

我说,什么黄叶?

她说,就是那本小说,什么什么……床。

哦,黄叶就是《守住你的床》里的女主角。

恍然之间,想起来了,有一次与张先生一起集会,记得参加者有木易、魔女等人,张先生得到了这本书,顺便带回了家,他没看,他的夫人鲁女士却看了,很喜欢,表示要请作者吃饭呢。

简单地说,这是一本浸透了感情、看透了人生的一部长篇小说,写的飞红叠翠,咿呀蚀骨,风生水起。具体的内容,就不说了,且看原著吧!……

(年8月23日)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韩联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8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