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花了几个亿,烧钱请来李连杰、甄子丹、吴京三大功夫巨星,拍出《功守道》,自己过了一把戏瘾,当了一回男主角,在这部短片里,马云拳打甑子丹,脚踢吴京,好不痛快,有人说这部电影想表达的就是一句话:老子天下第一!
其实,这话也没有错,但我这里的“老子”,不是说自己,而是老子其人,孔子的老师:李耳。更多的是表现一种“道”的意义。老子是道家文化的始祖,他只用了一句话,就讲透了天下之理:“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世界上的事情,有阴必有阳,有正必有反,有对必有错,股市投资有涨就有跌,人生境遇有聚就有散,爱情之中会有爱生恨,事业也会盛极必衰。其实世界之世,皆由“道”在主宰,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但其实就是自然规律。
如果能观天之象、执天之行,必然可以顺应道而为,人生成功属于理所当然。但是如果不能参透“道”,就会去做无用功。而且在老子的思想中,道是一种自然,我们应该去顺应道,而不是去逆天而行。老子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器免成,曲则全,枉则直,少则多,多则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功成身退,道常无为而不为。
如果我们能真正理解,就知道大道无形,却又无敌。
有很多人,年少气盛,真的会觉得自己天下第一,当我们多读了几本书,多走了几里路之后就会明白。世上没有新东西,很多道理亘古不变。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把那些一以贯之的道理都告诉我们了,自然科学虽然在不断进步,有很多未知的领域被探索发现,但人性,世间道理,其实就那么点东西。
这个道理,有些人很快明白,有些人会在某一天顿悟,而有些人,终其一生,也没有明白。读书,是让我们能活个明白,活个通透。现在有些人不喜欢读书,也不喜欢做事,整天东想西想,半桶水什么事也干不成,走到人生终结时,也是浑浑噩噩。
老云曾说,自己只读《道德经》,因为书太多了,如果读太多了就乱了,自己只读些小人书娱乐,做人做事之理,只需要读《道德经》一本就够了。读了道德经,才会有正确的自我认知。
《道德经》会让我们形成一个万能的思维模式,不管碰到什么问题,只需要想一想道德经里面的道理,前因后果,用道指引,很多本来面目就呈现在我们的脑海中,立马就知道事物的本质,真正解决问题,那叫一个通透!
曾国藩在人生低谷时,就靠着反复读《道德经》走了过来,白岩松也靠着《道德经》度过中年危机,很多文化大家、科学家们,都在里面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的生活根源,而《道德经》更是被称为万经之祖,西方的那些大哲学家们费尽一生所写出的西哲,其实在老子面前,都只是搬门弄斧罢了。
一部《道德经》,政治家可以从中安邦定国,大志者能够从中建功垂名,淡泊者也可从中养生延年。不管是我们面对人生困境,还是在历史滚滚浪潮中裹挟前行,都特别需要《道德经》的启发和引领。在当世学者里,真正把《道德经》读透的人不多,余秋雨算一个。余秋雨是中国的文化大家,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当年他辞去一切行政职务,抛弃一切荣誉,从西北高原开始,全面系统考察中国文化的重要遗址,献身中国传统文化,写出《文化苦旅》,轰动全国,当时可以说是人手一册。
这些年来,余秋雨教授用自己所有的精力,全面研究《道德经》,写出了他的最新大作《老子通释》,也是秋雨先生一生集大成之作,文字优美,解读深刻。
余秋雨曾说:“中国人如果失去了对老子的记忆,将是一个可怕的世界级笑话,然而现实是,这样的笑话一直存在,《道德经》只有廖廖五千字,然而曾经认真读过全文的国人少之又少”。
所以他给我们带来了真正有深度的《道德经》解读,希望更多人学习老子,理解老子,爱上中国文化。
《道德经》仅字,但说透了宇宙玄机,道破了人生规律,这是中国真正的文化瑰宝,余秋雨先生最新的《老子通释》,可以让更多中国人真正领悟老子的真谛。读了这本书,我们的认知格局、思维方式都会得到提升,自我定位更加清晰,可以更好地立身成事。
余秋雨先生从年起通过网络电台的方式,持续讲解传播中国文化,得到了无数人的喜爱,听众超过万人,现在余秋雨先生将《中华文化课》集结出牌,让我们可以一次性系统的学习先生的智慧,下方链接就是《老子通释》和《中华文化课》,赶快学起来吧。
财经宋建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9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