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原文: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道德经新解》: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第一句:不上,贤使,民不,争。
否定君上(也指不承认形而上的道或者看不到形而上的道是物质的存在),而使上不能下达;迫使贤士,而使有才能的人不能发挥长处;奴役苍生,而使百姓命若草芥,此现象是道不能显达之故,天下因此大乱。
第二句: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盗,不正当的手段。可,看见。欲,想得到。第一个民,指一般没有特殊贡献的人。第二个民,指众人,代表天下。
不要否定这些,贵是难得的东西,一般人是不可以得到的,大家见了虽然都想得到,但是却没有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这样才能使天下安定。
第三句: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是,肯定。以,万事的开始,因。治,医治。虚,表示未发生。
是,以,圣人之。这些是可以肯定的,万事难在开始,众人怕果,而圣人怕因。
治也虚。治理天下,就像治病,要治未病,要通过一些跟大家切身利益相关的守则,来预防矛盾的发生,因为大家只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9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