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选择吃亏,因为我觉得这些损失是我可以接受的,而与此同时我也获得了心灵上的安逸。
世间的利益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人总是一味地争强好胜,那便注定与快乐渐行渐远。所以老子建议我们向水学习,多去选择一些别人不喜欢的地方去驻足,学会吃亏。2、心善渊荀子在《心论》中对“心”做出了如下一番定义:1、是一个器官;2、代表意志与情绪,比如“心乱如麻”;3、可以思考,具有认知功能,比如“心思镇密”;4、具有向善的道德能,比如“宅心仁厚、心地善良”。但事实上“心”除了是一个器官以外,其他的功能都是应该归属于大脑的,而在我们传统的文化中却人为地把“心”的概念进行了放大。在这句话中,“心”代表了一个人的胸怀,或者说格局,而“渊”在这里指的是深潭。一个人的格局就像水杯,如果你的水杯很大,那么即便现在杯中的水不多,时间久了也一定可以厚积薄发;相反,如果你的水杯很小,那么即便有再多的水倒进来,也只能存下最初那小小的一杯。所以我们应该把心思更多的用在如何去增大水杯,使之如潭水般深不可测,而不是日复一日地朝自己的杯中倒水。早在我国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就有日本学者来到中国,专门研究中国人的战争理念与哲学,分析中国人为什么会赢得这场战争?而他最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毛主席所写的一本书,叫做《论持久战》。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仅仅在一个多月以后的洛川会议上,毛主席便提出了论持久战的思想,这不是战后的复盘,而是战前的预测,毛主席早早地便把抗日战争的进程概括为六个字:“退却、相持、反攻”,而历史也正是按照这六个字一步步向前发展的。来势汹汹的日本军队装备精良、处心积虑,而此时国内军阀割据、一片散沙,在这种前提下如果一味的崇尚刚强,觉得是男人就得有骨气,坚决不能服软,那么战争的结局从一开始便已昭然若揭。但是如果我们可以暂时选择忍让、退却,保持有生力量,刻意地把战线拉长,那么无论从国土面积,军队人数,补给能力等诸多方面,对日军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这便进入了相持阶段,以空间换时间,双方的力量便在逐渐地趋于平衡,直到有一天日军再也无力与中国对抗,我们一举实现反攻,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在诸子百家中要数儒、道、法、墨四家最为著名,其中儒家主张勇猛刚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法家主张依法治国,奖惩分明;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博爱世人平等互敬;道家主张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柔弱胜刚强……毛主席正是从《道德经》中汲取了这种柔弱胜刚强的智慧,才获得了这种高瞻远瞩的格局,成就了这段不朽的辉煌!3、与善仁“与”就是给予,这一点等同于第二章所说的“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就是说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切不可居功自傲,这才是好的仁义道德。当你口渴时,水为你解渴,但随后水便消失了;你的手脏了,可以用水洗,你的手干净了,但是水却不再纯洁了。水一直在付出,但却从来不使你感到亏欠,这便是水的与善之仁。林语堂先生认为,陶渊明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高典范,但是稍加思索你也许会发现,除了《桃花源记》,似乎陶渊明没有多少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而且没做几年官便退隐山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了,他又是凭借什么可以得到林语堂先生如此崇高的评价呢?事实上,陶渊明本身的人格就是一件最伟大的作品。
陶渊明做官的时候,家里请了个仆人照看儿子,出门前他给儿子留了个字条,上面写道:“此亦人子也,亦善遇之”。意思就是说他也是别人家疼爱有加的孩子,你不要对他呼三喝四、指手画脚,你要平等地对待他……只言片语,陶渊明的人格魅力跃然于纸上。所以如果你谈恋爱时想观察对方的品行,不要看他对你有多么的好,那都是可以装出来的,你要去观察他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如何对待服务员,如何对待乞丐,那才是他真实的自己。4、言善信言善信就是讲信用。世间最讲信用的,非潮水莫属了,它总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该来则来,该退则退。我们中国人谈生意、办事情一般都喜欢摆上一桌酒席,而在酒桌上你一定遇到过以下这两种人:第一种人喜欢夸夸其谈,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给你的第一印象就是爽快,不管你们之间交情有多深,你的事就是他的事,分分钟全都答应帮你搞定;第二种人不善言谈,你求他办点儿事情频频皱眉,很难答应别人的请求,给人的第一印象有些不易沟通……但是你也许会发现,到最后真正能够帮到你的,往往便是这第二种人,第一种人的承诺说完就忘记了,根本不会落实。老子在第六十三章中写道:“轻诺,必寡信”,那么你看,这种夸夸其谈的办事作风,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被人看透了。而老子告诫我们说:要摒弃这种行为,要讲信用。5、正善治这里的“正”是一个通假字,通法律政治的政,正善治就是说法律最重要的就是要公平。这个世间最公平的东西便是水无疑了,水平尺、水平线,人们非常善于使用水的公平性。但在这个社会体系中却永远存在着派系一说:他是我的校友,所以我要支持他;他是我的老乡,所以我要支持他;他是我的亲戚,所以我要支持他。在众多条件的裹挟下,很多人早已迷失于什么才是自己真正应该遵循的原则。在第五章中老子曾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身为管理者,就应该对每一个人都当成没有感情的草狗一样公平的对待,这样才不枉负于人民的信赖,所有的偏袒与照顾都不是一种大的格局与智慧,所以老子主张我们正善治。6、事善能事善能就是说我们要发挥自身优势,做擅长的事。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完美主义者总是想要消除自己的劣势,但殊不知对于每个人而言,劣势都是很难改变的,所以聪明的做法是不和自己的劣势死磕,只要把优势做大做强,劣势自然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但遗憾的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的优势究竟是什么,一方面不满足于现在的生活,一方面又不愿意跳出舒适圈做出改变。这种心态使得他们终日忙忙碌碌却收获甚微。那么聪明人就应该多做尝试,像水一样拥有多种多样的本领,这样才能给我们的人生创造更多种的可能。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有知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没有知识一定不能改变命运,我们总是羡慕这个世界上优秀的人,觉得他们都是飞着前进的,但并没有意识到我们身上也有一对可以飞的翅膀,在顺境时依旧由着“知而不行、避难趋易”的本性生活,偶尔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被迫的扇动一下翅膀,这就是我们的天性。但你若想超越自己,便需跳出天性,认真地进行自我审视和主动控制,而不是选择随波逐流。这就像高尔基曾经说的:每一次克制自己就意味着你比以前更加强大,你也最终会发现不是人生选择了你,而是你选择了人生。7、动善时这句话是在形容水这种物质特别善于根据周围的环境及时地调整自己的状态。在暖和的时候它可以是雨水、河水,在冷的时候又可以变成冰和雪,如果在湍流中遇到了阻碍,一个华丽的转身便可继续向前,用迂回的方式依旧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每个人的人生都像一辆公交车,你便是开车的司机,你要穷尽一生把车开到一个理想的目的地,但沿途会上上下下很多人。有时候会上来一些魔鬼,它们张牙舞爪,不断地欺负你,给你带来很多烦恼,但是它们不会真的伤害你,不会抢你的方向盘。如果你非得跟这些魔鬼吵完了再走,就像被困在一件又一件事里出不来,你这辈子就哪儿都去不了。但当你目标坚定地说,我清楚地知道,到达目的地才是我最想要的。慢慢地你会发现,这些魔鬼或许只是想帮你,或者甚至他就是你的一部分,到最后也必将成为你的一部分。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句话是说:只有不时刻盘算着为自己争夺利益,你才不会犯错误,才可以没有忧愁。比如一个公司里分为几个部门,从公司的角度来讲,肯定是希望各个部门相互扶持,这样才能使得整个公司蓬勃发展,但是如果各个部门的领导一心只想着让自己的部门展露锋芒,那便自然不愿去扶持别人,甚至部门间还会互相拆台。真若如此,那么对于整个公司来说又谈何做大做强。所以,在修为上有所追求的智者,只有像水一样持有善利不争的品性,才能够永远地摆脱忧愁与烦恼,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以上即为第八章的全部内容,老子用一整章的篇幅来推崇水的至高无上,但我们万不能认为老子是因为信奉水,将水奉为了道家的圣物,所以才把水放到一个与道德天地齐名的地位之上,如此便将道家思想理解成了一种玄学,实际上道家思想是一种哲学,老子只是在借助水的形象,把他这一生从战争、政治、人生中领悟的智慧传达给我们,情真意切、难能可贵!还望喜爱此文之读者多多支持!1、点击左下角[分享]转发到朋友圈2、点击右下角[在看]3、点击下方名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9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