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是者不章,
自见者不明,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
故有欲者弗居。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日余食赘行。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企者与跨者都是存着特定目的(立与行),因而有所作为,结果却适得其反。老子对于"顺其自然"的强调,亦由此可见。
“自见者不明”等四语,与二十二章相互呼应。由道看来,“立、行、明、彰、功、长”,是常态现象,只须排除刻意造作以及自我中心,就会一一达成。但是,这并不是容易的事,世间之人少有不画蛇添足、自寻烦恼者。
“有道者”是指悟道的人,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有道者。在老子书中,“圣人”、“吾”、“我”,都是指有道者而言,言行表现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看伐者无功”一语,亦见于《庄子·山木》:“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
第二个例子,也是现代史上众所周知的国民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先生“推位让国”,由袁世凯来当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结果,他却走火入魔,硬要作皇帝,改元“洪宪”。一年还不到,袁大头就身败名裂,寿终正寝,所留下的,只有一笔千秋罪过的笑料而已。袁世凯个人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他的为人处事,素来便犯老子的四不——一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原不足道。《红楼梦》上有两句话,大可用作他一生的总评:“负父母养育之恩,违师友规训之德。”
袁的两个儿子,大的克定,既拐脚,又志在做太子,继皇位,怂恿最力。老二克文,却是文采风流,名士气息,当时的人,都比袁世凯是曹操,老二袁克文是曹植。我非常欣赏他反对其父老袁当皇帝的两首诗,诗好,又深明事理,而且充满老庄之学的情操。想不到民国初年,还有像袁克文这样的诗才文笔,颇不容易。袁克文是前辈许地山先生的学生,就因为他反对父亲当皇帝,作了两首极其合乎老子四不戒条的诗,据说惹得者袁大骂许地山一帮人,教坏了儿子,因此,把老二软禁起来。我们现在且来谈谈袁克文的两首诗的好处。
乍著吴棉强自胜,古台荒槛一凭陵。波飞太液心无住,云起魔崖梦欲腾。偶向远林闻怨笛,独临灵室转明灯。剧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起首两句便好,“乍著吴棉强自胜,古台荒槛一凭陵”。吴棉,是指用南方苏杭一带的丝棉所做的秋装。强自胜,是指在秋凉的天气中,穿上南方丝棉做外衣,刚刚觉得身上暖和一点,勉强可说好多了!这是譬喻他父亲袁世凯靠南方革命成功的力量,刚刚有点得意之秋的景况,因此他们住进了北京皇城。但是,由元、明、清三代所经营建筑成功的北京皇宫,景物依稀,人事全非,那些历代的帝王又到哪里去了!所以到此登临览胜,便有占台荒槛之叹。看了这些历史的陈迹,人又何必把浮世的虚荣看得那么重要!
“‘波飞太液心无住,云起魔崖梦欲腾。”华池太液,是道家所说的神仙境界中的清凉池水。修炼家们,又别名它为华池神水,服之可以祛病延年,长生不老。袁克文却用它来比一个人的清静心脑中,忽然动了贪心不足的大妄想,犹如华池神水,鼎沸扬波,使平静的心田永不安稳了。
跟着便说一个人如动心不正,歪念头一起,便如云腾雾暗,蒙住了灵智而不自知。一旦着了魔,就会梦想颠倒,心比天高,妄求飞升上界而登仙了。
“偶向远林闻怨笛,独临灵室转明灯。”这是指当时时局的实际实景,他的父兄一心只想当皇帝,哪里知道外界的舆论纷纷,众怨沸腾。但诗人的笔法,往往是“属词比事”,寄托深远,显见诗词文学含蓄的妙处,所以只当自己还正在古台荒槛的园中,登临凭吊之际,耳中听到远处的怨笛哀呜,不胜凄凉难受。因此回到自己的室内,转动一盏明灯,排遣烦恼。明室、灵灯,是道佛两家有时用来譬喻心室中一点灵明不昧的良知。但他在这句上用字之妙,就妙在一个转字。“转明灯”,是希望他父兄的觉悟,要想平息众怨,不如从自己内心中真正的反省,“闲邪存正”。
“剧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最后变化引用苏东坡的名句:“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劝他父亲要知足常乐,切莫想当皇帝。袁世凯看了儿子的诗,赫然震怒,立刻把他软禁起来,也就是这两句使他看了最头痛,最不能忍受的。
《道德经古本合订》李辉
《解读老子》傅佩荣
《老子他说》南怀瑾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有了富贵,失去欢乐道德经
第二十二章:四不的领导学(上)道德经
第二十二章:四不的领导学(下)道德经
第二十三章:这自然不是那自然道德经
第二十三章:非人力所及的因果变灭律(上)道德经
第二十三章:非人力所及的因果变灭律(下)道德经
第二十四章:企鹅的步伐,猩猩的醉舞道德经
第二十四章:投鞭断流的苻坚(上)道德经
第二十四章:投鞭断流的苻坚(下)
朗读:叶子,《论语》爱好者,朗读爱好者,感谢您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bb/10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