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版本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76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5/2/6
李从悠 http://nb.ifeng.com/a/20180412/6499385_0.shtml

各位师兄们好,咱们继续来分享《道德经》,这是第七十六篇。

咱们上面一篇介绍了“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这句。

这几句还是在之前所说的“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等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我们都知道老子是非常讲究出世的,也就是道法清净,清虚自然这样,对于自吹自擂,自我夸耀这些事非常厌恶的。

他老人家在这里举了两个很具体的例子,一个是“余食”,就是多余的食物;另一个是“赘形”,就是身体上不好的部分,比如说人见人恶且人见人畏的脂肪。

在老子看来,一个人的虚荣心就像是这两样东西一样,不仅对自己没什么好处,而且还会让鬼神都厌恶,或许还会降下惩罚过来,因此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好,我们就回顾到这里,继续下一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直译:有这样一样物品,它混混沌沌,在天地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一直都这样无声无息的运行着,独立而不改变,循循环环,生生不息,可以看作是天地的母亲。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给它命名为“道”,勉强用大来形容它的状态,大由于过于广大而四处扩展,然后又返回源头。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整个宇宙中有这四种“大”,我们人类也属于其中一种。

人类效法大地,大地效法天,天效法于道,而道则来自于自然。

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这一章又在讲“道”,这也是道德经讲述最多的点,也是整部经最核心的内容。

没办法,因为这个“道”根本就没有实体,只能说是一种规则,而且还是最根本的规则,因此太过难以描述,甚至说根本就没法直接用语言和文字来形容,只能靠自己去感受。

但是没办法,为了能让我们这些普通人多少也能对道感悟一二,老子只能像是幼儿园老师一样,把一样复杂的东西拆解成无数个小块来告诉我们,这就是为什么道德经中有这么多章在讲解“道”的原因。

而这一篇是从道的产生时间切入的,对于古人来说,天地就已经是最古老最大的存在了,而老子却告诉我们——这个道是比天地更古老的存在。

它就这样默默的存在着,看着万事万物不停地生生灭灭,本身却毫不改变,永远的维持着这种方式,就像是天地的“母亲”一般。

立即解锁专栏,阅读全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bb/140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