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该怎么学呢?从哪里入手呢?传统文化包括: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唐诗,宋词,戏曲,中医,绘画,音乐,武术气功等等,所以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我们一定要把握住它的灵魂,它的精神内核才能事半功倍。
那么,中华传统文化的灵魂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一个字――道。说起这个“道”字,我们就必须提到两本书:《易经》和《道德经》。这两本书,可以说是中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以后的各家学说,皆是由这两本书所衍化出来的。比如:中医家的《黄帝内经》、兵家的《孙子兵法》、纵横家的《鬼谷子》、法家的《韩非子》等等,包括后来进入中国的佛法,也是与这两本书相互交融,才成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东西。
其实,这两本书就是道书,就是在讲道。那么,道最核心的又是什么呢?那就是阴阳变化之道。《易传》里用了一句话: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与《道德经》其实讲的是一样的。讲这本书,其实就是在讲另一本。读通了其中一本,另一本也就通了。而且,所有的道理都通了,这就是一通百通。包括佛家的佛经也通了。学佛的人常常问,要读多少佛经。其实,读一本就够了。那是哪一本呢?答案是任何一本都可以。一本书读通了,其它的都通了。这是为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都是在讲道的,道生万物,道又含藏于一切宇宙万法之中。
瀑布道最核心的就是阴阳变化。《易经》里的八八六十四卦无论怎么变化,都是阴爻与阳爻相互作而产生的变化。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一定要抓住核心,不要一味的被文言文所束缚。我们要探究文字背后的东西。文字只是载体,好比是过河之舟,一旦过河,就应舍弃。但是,没到对岸也不能放弃,只是说不能太过执着。有的人能把《易经》倒背如流,几万字的佛经也有人能背下来。首先,能背下来是件了不起的事。但是,不明白其背后的大智慧,等于零。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是希望开启圣人的智慧,以此来应对生活中的一切人事物。而不是背书,然后跟身边的人卖弄一下,炫耀一下,显示自己很厉害。
我们这次来学习传统文化,要走另外一条路。那就是先掌握文化之灵魂,乃阴阳变化之道。让大脑形成一种阴阳思维。以此来看待其它的各种经典学说,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以及现在所处时代与环境周边的人事物,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不用在古文中逐字分析,那是很枯燥的,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功底。而我们这次,则从文字陷阱里跳出来,用阴阳思维来看生活中和历史上发生过的人事物是怎么回事。这样一来,本来枯燥的就会变得有趣。什么知乎者也,吉凶悔吝,也会变得通俗易懂。在后续的文章中,我会大家共同探讨学习阴阳之道的实际应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bb/14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