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版本 >> 正文 >> 正文

弘道堂早茶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1/6/28
北京扁平疣正规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13030.html

道历:四七一八年

年5月12日星期三

农历辛丑年四月初一日小

辛丑年癸巳月庚申日

此日干支:庚申建除十二神:平执位

宜:开业、结婚、领证、开工、动土、订婚、开张、作灶、求嗣、修坟、赴任、祈福、祭祀、开市、纳财、纳畜、启钻、嫁娶、纳采、立券

忌:搬家、装修、入宅、安床、安葬、上梁、破土、修造、解除、安香、移徙、盖屋、冠笄、经络、掘井、求医、竖柱、栽种、造床、放水、行丧、开仓、造桥、针灸

吉神宜趋:月德、相日、六合、五富、续世、除神、鸣吠、天福

凶煞宜忌:河魁、死神、月刑、游祸、五虚、血忌、五离、八专、天刑、阴将、荒芜、卧尸、木马杀、勾绞、雷公、冰消瓦馅

空亡所值:年辰巳 月午未 日子丑

今日阴阳贵神值位:阳贵神:东北 阴贵神:西南

彭祖百忌:庚不经络申不安床

时辰: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

“人心皆散乱”如何“一念便纯真”?01

道经中写道:“人心皆散乱,一念皆纯真。”是说人们在面对世间的各种诱惑的时候,如果能够保持住自己纯正的心念,就可以保养元和,恒久持之,便是对自我心性的炼养。

道家认为“心生则欲生,心静则欲灭”。《阴符经》中写道:“天道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为人也”。人生在天地之间,是最具有修道的缘分的。道祖爷在《道德经》二十五章中写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认为,人是万物之灵长,是能够参悟天地大道的存在。但在红尘世界中,我们人类既是道德的化身,也是一切罪过的制造者。究竟要成为怎样的人,决定往往就在一念之间。面对世间的重重诱惑,如何才能保持自己的纯真一念呢?

道祖认为,人应效法天地之德性,遵守事物之内在法则,摒弃妄念,清心寡欲,顺应自然,宠辱不惊。古语有言,天堂和地狱的分水岭就在“善”、“恶”一念之间。既然自称为修道人,那就要做到正心以养性,以人心之清静上格天心之无为。道家强调,天道即人道、人心化有无的思想,并进一步强调人道的核心就是要遵照天道自然之法度,做到起心动念、行为举止符合、顺从事物的本性与规律,不可虚动和妄为。

02

在道家看来,人心浮躁不安、偏激失态的根本原因,在于不能正确对待人生中的得失,以及难以把握住欲望的尺度。说到根本,这是人的认识与实践之间的矛盾。想要人心常清常静,就需要能够坦然地面对世间的一切因缘变化。

不论悲喜,一切人事都不过是一时的际遇。正如朗朗夜空中的明月一般,它并不会因为夜空中是否有乌云而改变自我的特性。在浮躁的社会中,若是随波逐流,就容易丢失了自己。人心需要净化,需要去伪存真,去除掉对世事的追逐,沉淀下对人生和自我的思考。

在净化人心的方法上,道家主张有二:一是寡欲,二是自然。

所谓寡欲,即摒弃个人无休止的贪欲,特别是对那些于人生、社会、自然不利的、不正确的欲望和行为,要坚决的予以制止与克服。相反,对于那些有利于个人的道德修持、身心清静与社会和谐、环境保护等正义之事,要积极作为、深入实践。

同时还要注意,寡欲并不等于无欲。道家认为,人们受到红尘世界的影响而产生各种欲望,这本是阴阳相生的正常表现。关键在于,修行不能受到欲望的牵引,而是要适当地排遣欲望,并不是和红尘切断联系,以断绝欲望的方式去克制心魔。

03

如此,反倒可能会走向心性的偏执。道家所言“寡欲”,是在以少为基础、以适当为前提、为自然为本性。违背了人之本,也就再没有修的必要和意义了。

强调自然,就是强调事物的发展总是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这一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个人意志而转移的,始终处在自然而然状态中。万物之自然,必定是和谐有序、周而复始且运行不殆的。

人作为万物中的个体存在,必须遵循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性,树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祸福观与得失相互转化观,持守尊重事实、少思寡欲、不以得喜、不以失悲、顺应自然、宠辱不惊的生活理念,以达到身心清静、圆融无碍的思想境界,久之则能变压力为轻松,化腐朽为神奇。

当然,如此功行并非是口头上的表达,而是要在实践中去磨练的。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会有不断的反复,但修行本来就是且行且修的过程。不必着急早日达到修道的大境界,一辈子且长,安然于当下的每一天才是最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bb/9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