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鉴赏 >> 正文 >> 正文

国学董延喜道德经传家版第九章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2/5/8
ios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s://m.sojk.net/yinshijj/26826.html

道德经(传家版)节选

作者/董延喜

主播/张宁

第九章功成身退大境界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心解

无止境地追求丰盈,不如适可而止。无止境地磨拭锋芒,难以保持长久。无止境地追求财富,谁人能守得住。一朝富贵骄横跋扈,自己招来灾祸。大功告成急流勇退,方合自然大道。

会意

此章老子通过四种社会现象,阐述功成身退的重要思想。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端着满满的一盆水而不让它外溢,不管怎么小心都很难做到,不如适可而止,少装一点。老子通过“水盈则溢”的道理告诫世人,若能保持已有的成就,便是最现实的幸福。如果忘记了生活中原有的存在,忘记了生命中已有的充裕,去无止境地扩展欲望,无止境地追求进一步的满足,终归会落个得不偿失,甚至连原有的成就和幸福也会失去。

比如现实社会中有的人事业有成,有车有房,让人羡慕,可总想要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更多的存款,总是在拼命工作,拼命赚钱,直到有一天累病了,才猛然发现自己以前的生活已经很好了,可惜自己一直拼搏在奔向“更好”的道路上,忽视了眼前的幸福。有位女青年,嫁了个不错的丈夫,浪漫、体贴,对她百依百顺,但她总希望丈夫更好一些,能挣更多的钱,能更懂她的心。稍不满意,立即爆发家庭战争。她以为这样能塑造出一个绝世好男人,没想到,夫妻关系日渐恶劣,最后闹到了离婚的地步。为了追求“更好”,她居然把“好”给逼走了。有些人专业不错,工作也好、是别人心中的成功楷模。但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想去找更好的工作,拿更高的薪水,总是忙于跳槽,若干年下来,工作换了一回又一回,却始终毫无建树,为了追求“更好”,他把握在手里的“好”给荒废了。我们总是走在追求“更好”的路上,焦虑着,烦恼着,痛苦着,挣扎着,却不知道,自己拥有的其实已经很好了。为了遥不可及的“更好”,我们把握在手里的“好”给生生地扼杀了。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为了使利器保持锋利的状态而连续地锻打它,是很容易使之崩裂甚至折断的。尖锐的东西不仅容易伤害他人,而且自身也容易折断。比如有些人说话尖酸刻薄,像锋利的刀子一样,常常让他人受伤,同时也为自己种下灾祸的种子;有些人为人处世锋芒毕露,说话办事处处逞强,像用快刀砍骨头一样刀锋极易折损;有些人喜欢开快车,上了路见车就超,很容易出事故。这些都是展露锋利的必然结果。旧时候农村割麦磨镰,没经验的人总想在锋利上再加一重锋利、结果把镰刃磨得很薄,割不了几下镰刀就全变成豁牙了。而有经验的磨镰人不会去无止境地磨拭锋芒,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加磨砺、镰刀的锋锐就出来了,这样磨的镰刀反而可以使用得更久。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财富到了金玉满堂的时候,要想守住谈何容易。人们常常讽刺一些有钱人是“守财奴”,自古就有“创业难,守业更难”之说。有道之人应该怎样对待财富?陶朱公范蠡巨额财富三聚三散的故事即为榜样,正如唐代诗人汪遵《五湖》诗所赞:“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扬五湖风。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红楼梦》中“好了歌注”所云:“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甚爱大费,多藏厚亡,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一幕幕人间活剧、人间悲剧、人间惨剧触目惊心!财富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守呢?

美国的比尔?盖茨读懂了老子“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这句话,这位以老子为师的富翁在过去几年里,把他的大量个人财富捐献给了慈善事业。据统计,盖茨至今已为世界各地的慈善事业捐献出亿美元的财富,成为世界上最慷慨的富人。有人问另一个富翁乔布斯:“你会不会嫉妒盖茨去做慈善?”乔布斯回答:“比尔的目标不是要变成坟墓里最富有的人,这个世界因此而变得更加美好。”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一个人在成功的巅峰,往往自满自负,他们不知道富贵本身,便是招来灾祸的因子。一部中国历史,历代兴衰成败,随处可见富贵而骄的反面教材。春秋时代、吴王夫差牢记父王遗训,雪耻复仇,大败越国。其后又进逼中原,打败齐国,一度夺得霸主地位。可惜他在胜利中自我陶醉,好大喜功,沉迷于美色。原来是他手下败将的越王勾践却卧薪尝胆、反躬自省,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之后,最终打败夫差,使夫差蒙面自杀,一代霸主灰飞烟灭。

如今社会上的“富二代”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js/11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