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德
DAODEJING
经
大/道/至/简
本期的佳禾悦读,
想与好友读者们分享一些国学知识。
有句话叫做“大道为简”,国学其实是人类对大自然最简单质朴的认知和总结。我们在阅读中,可以慢慢从这些最质朴的认知中找到生活工作中难以解决的各种思想问题。从而获得对生活,事业很多方面的开明和启示。重获力量,再次踏上征途得以胜利……
01
《道德经》第四章
<译文>
它(道)锋芒不外露,解除纷扰,在光明之处便与光融合,在尘垢之处,便与尘垢同一。
<解读>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四句是老子关于道的核心思想。
道是阴阳两者相互综合,不是只突出一点,才叫挫其锐。阳,讲突出,阴,讲收敛,这两者相互融合。有的人老是喜欢锋芒外露,但不可以持久。我们小学时候削铅笔,铅笔尖要削到极端的尖,结果一写就断,最后剩了铅笔头了。毛笔不是尖的吗?写字写写就秃了,砚台用多少年都没事儿。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很多的纠纷是认为对问题的认知不清楚,不知道。老子就告诉我们先在认识上解决这个问题オ是真正的解决。认知水平低才会导致固执,认知水平高了,老纠结的事也就迎刃而解了。
“和光同尘”是什么意思?用大家最熟悉的话解释就叫同流而不合污。有的人老是标新立异,有的人老喜欢强调,跟大家的不一样。老喜欢说这个是我的个性,其实这个在跟大家相处的时候就出问题了,真正有智慧的人的内心保持自己的原则,外面跟大家打成一片。外圆而内方。
大·道·至·简
佳·禾·阅·读
02
《道德经》第九章
<译文>
求盈求满又想把持,不如适可而止,恰当好处。
<解读>
“不盈”就是不满,“已”就是适可而止。
凡事务求满,就像我们说食无求饱一样,不要吃撑了,不要吃得太饱。拿什么东西来做个比喻呢?“水”,我们拿一个装水的容器把它装的满满的,一点空间都不要剩,都不要省,这样你端着走路,就麻烦了,不仅战战兢兢,还老往外洒,你还不如适可而止,这时候走路就走得轻松,水还不外溢。
“满招损,谦受益”就是讲不满,我们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叫欲壑难填,有些事情我们贪多的时候,这就要出问题了。
大·道·至·简
佳·禾·阅·读
03
《道德经》第七章
<译文>
有智慧的领导者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这样才被大家乐推而不厌,乐于接受他们的领导,不贪身外之物,才让自己有更好的存在状态。天地和效法天地的圣人,不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私心吗?所以オ更好的成就了他们的被人尊敬、平安无事的私心吗?
<解读>
这一部分讲的是人道,条理非常清楚。
当自己一个人做事情的时候,第一想法就是自己的这点私心杂念,不顾及别人,你怎么和大家友好相处?怎么能成为一个有领导力的人呢?领导力又不是你去强迫别人,而是你得团结大家协同奋斗,所以老子他讲这句话非常妙,懂得把自己利益放在后边的人,大家越往前推他,往高举他。就像我们下雨天出雨伞一样,你不为人遮风挡雨,谁把你举在头上了?
大·道·至·简
佳·禾·阅·读
04
《道德经》第十四章
<译文>
道啊,是真实存在的,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解读>
古往今来什么样的团队,什么样的党派才能夺得天下坐得江山呢?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处众人之所恶,吃苦得在前,享受得在后,有困难还得担着,还得经受艰苦的磨练,这不都是大家不愿意做的事情吗?“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社稷王”。处众人之所恶,你这样才能夺得江山,并且坐得了江山。
“道”就是无形的手,虽然看不见,但他左右着我们,谁了解这个“大道”,谁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成功。
大·道·至·简
佳·禾·阅·读
《道德经》有一点最好,他不给大家讲大道理,它只是告诉大家,你要懂得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问题,不贪眼前的这些自己不该得的利益,这样的人才能够有大的出息,才能够有好的前途。
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分享,让您认识道德经,它可以让您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道德经比我之前分享的增广使自己站在更高地维度去看问题,一切都会豁然开朗。
大·道·至·简
佳·禾·阅·读
-END-
扫
码
关
注
佳禾悦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