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图片来源于网络,部分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仅为配合写作效果;请感性阅读,理性看待。
引言《道德经》有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这里的天可以是传说中的神、老天爷,一些民间的说法,这也是宇宙的运行规律。
如果你在积德行善,其实是在为天在做事,这个天会回馈你更多。
那么生和死,是我们每个人都逃不开的事。
问题是人死后会去哪里?有没有另一个世界?
据说,人死后的灵魂会离开身体,进入一个神秘的地方。
这个地方就是阴间,灵魂要在阴间经历49天的旅程,才知道自己的去向。
从死亡那一刻起,灵魂在阴间的这个过程并不简单,看完吓醒众人。
01人在临终时,会经历三个重要阶段:断气、灵魂离体、去土地庙报到。
整个过程差不多十二小时,这个时候对灵魂来说很难受,因为要和肉身分开。
古人叫这个阶段“舍报离魂”,意思是身体没用了,灵魂要离开。
在这段时间,作为家人最好不要碰遗体。
灵魂刚离开身体的时候很敏感,触碰遗体会让它很痛,就像碰到伤口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民间有“入殓三天”的说法,为的就是让灵魂慢慢适应离开身体的状态。
还有,家人不要大哭大闹,太伤心会让灵魂不安,不想离开,这样只会让逝者更痛苦。
所以古人总说送别时要平静,不能太过悲伤。
等灵魂完全离开身体,黑白无常就会出现。传说中,他们一个拿铁链,一个举丧棒。
虽然长得吓人,其实他们的任务是接引灵魂去阴间,他们一黑一白,是生死两界的引路人。
第一个关口要去的地方是土地庙。
可能有人会问,现在很多地方都没有土地庙了,那灵魂该去哪?
其实土地庙在阴间,肉眼看不见,但它一直都在。
不管是村里还是城里,灵魂都会在那里报到。
灵魂到了土地庙后,首先会见到土地公。
土地公是负责一方土地的神灵,不仅保护人间平安,还管理阴间事务。
土地庙是灵魂去阴间的第一站,这里决定他们的下一步去向。
02土地公有一本特别的簿子,叫生死簿。这本簿子上详细记录着每个人的寿命、善恶和功德值。
簿子会自动更新,一个人的一生做过什么好事、坏事,都逃不过它的记载。
土地公会仔细查看灵魂的信息,核对这个人是否到了寿命的尽头。
如果发现是不正常死亡的,比如意外、谋杀,或者阳寿未尽,土地公会将情况报告给城隍爷。
这种灵魂可能被安排返回人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死而复生”或“濒死体验”。
如果核查没有问题,土地公会在生死簿上盖章,表示确认这个灵魂寿终正寝,接下来可以决定他的去处。
在土地庙的两侧有两条路,一条明亮光辉,另一条则黑暗幽深。
光明的路通向极乐世界,是生前行善积德的人才能走的路。
这样的人灵魂自带金光,不需要再经过地府审判,直接去享福。
但光明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走的。
大多数灵魂无法积攒足够的功德,他们需要去城隍庙接受审判。
城隍庙是阴间的下一站,城隍爷是这个地区的阴间长官,
负责判断灵魂生前的善恶,审判结果会决定灵魂接下来的命运。
在古代,每个城镇都会建有城隍庙,城隍爷是阴间的重要官员,专门管理亡魂的去向。
亡魂去世后首先要到城隍庙报到,由城隍爷判定他们生前的善恶。
如果罪大恶极,直接被押往地狱;如果罪行较轻,则会发放一张“路引”,让亡魂继续前往地府接受审判。
“路引”可以看作亡魂的通行证,上面详细记录着亡魂的基本信息及其善恶事迹。
对于亡魂而言,“路引”至关重要,没有它便无法顺利通过阴间的各个关卡,甚至会被当作“野鬼”。
“野鬼”是没有归宿的亡魂,无法得到任何供奉,只能在阴间四处漂泊,十分凄惨。
因此,在丧葬仪式中,家人都会为逝者烧冥纸,其中包括“路引”。
0民间有句话叫:“路引丢了,阴间难行。”这说明“路引”是亡魂顺利完成旅程的关键。
当亡魂拿到“路引”后,会被阴兵押送至鬼门关。
传说这段路由阴风贯穿,阴兵用阴风包裹着亡魂一路疾行。
夜晚听到的阴风声,民间常认为是阴兵带亡魂赶路的声音。
然而,这段旅途并非对所有亡魂都一样。
生前行善积德者,路途轻松顺畅;而作恶多端者,则会感受到阴风刺骨,甚至饱受折磨,这也是对其生前行为的一种惩戒。
鬼门关是阴阳分界的重要关口,亡魂穿过这里,便正式告别阳间。
传说鬼门关高耸威严,由四位神将守护,任何亡魂想返回阳间都难以跨越。
亡魂在此会被彻底剥离阳气,才能继续前往地府接受最终的审判。
穿过鬼门关后,亡魂进入“黄泉路”。
这条路漫长而昏暗,两旁开满了彼岸花。
彼岸花虽鲜艳,却透着孤独,散发出的微光为亡魂指引前路。
亡魂沿着这条路前行,逐渐靠近自己的最终归宿。
这也是为什么彼岸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死亡的象征。
但这些都只是亡魂旅程的开始...
剩余5%未读最低0.1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js/14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