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五章:清静为天下正
大道内心清静,不被外物所累所伤,才能给万物提供公平公正的运行秩序;管理者内心清静,没有私心私欲,立政为公,执政为民,才能真心实意造福天下苍生。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解释:(大道)大的成就好像有所欠缺,而它的作用却不会衰竭。
解析:大道(规律)通过“顺道(规律)者昌,道(规律)者亡”来管理万物,之内至虚至静,没有任何私心杂念,给万物提供公平公正的运行秩序,让万物在大道公平公正的秩序下有条不紊的运行。大道(规律)对宇宙万物来说,是不是有大的成就啊?那肯定是啊。我们能感觉到大道的巨大成就吗?感觉不到,所以啊,谓之:大成若缺。房屋内部空虚,才能用来住人?器皿内部空虚,才能用来盛放东西,大道(规律)因为没有私心杂念,能做到大成若缺,让万物感觉不到她的价值,才能为万物所用,永远不会枯竭,所以啊,谓之: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解释:(大道)大的充盈好像很空虚,而它的作用却不会穷尽。
解析:大道(规律)通过“顺道(规律)者昌,道(规律)者亡”来管理万物,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什么是大?她能充盈整个宇宙,距离我们我们几亿光年外的星球也离不开大道(规律);什么是小?分子在大道(规律)看来也是庞然大物,电子、中子、质子内部也离不开大道(规律)。大道(规律)是不是能充盈啊?我们却感觉不到她的存在,所以啊,谓之:大盈若冲。大道内心至虚至静,让我们看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无法尾随,无法迎接,她就能做到无身无形,也就不为名、利、财货、权力等身外之物所累所伤,就能容得下宇宙万物,就能被宇宙万物所用,所以啊,谓之: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
解释:大直好像弯曲。
解析:鱼儿自由自在畅游于江湖远比相濡以沫舒服,人们生活在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下远比结义而行踏实。倡导仁义,窃国大盗就能把仁义盗走,成为大地主既得利益集团欺压百姓的凭借;倡导民主自由,垄断资本既得利益集团就能把民主自由盗走,成为危害世界的遮羞布。仁义礼教、西式民主自由是世俗认为的治世大道,恰恰相反,却是乱国之源,祸国之根,真正的治世大道往往不被世俗人喜欢,所以啊,管理天下的治世之道,大直的好像是弯曲;弯曲的好像是直的,“反者道之动”啊!
大巧若拙
解释:大巧好像笨拙
解析:大道(规律)给万物提供公平公正的运行秩序,让宇宙万物得以有序运行,这算是大巧的至高境界了吧!我们却感觉不到大道在做什么!她功于天下,造福天下,让让我们感觉她很笨拙。治国理政不是一样道理吗?内心至虚至静,没有私心杂念,不被名利所累所伤,公而忘私,功于天下,造福天下,让天下自由自在而忘记自我的快乐生活,不去过多干涉百姓的生活。在世俗之人眼里,倡导仁义礼教与西式民主自由多好啊,什么不倡导多么笨拙啊!所以啊,谓之: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解释:大辩好像木讷
解析:圣人有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世俗之人所谓的治国言论,不就如小鸟叽叽喳喳吗?古有仁义礼教,今有西式民主自由,还有五花八门的宗教,能对天下百姓有多大好处?能给人类社会带来长治久安吗?最大的声音没有声响,最好的言论不用语言表达,何以见得呢?大道功于天下,造福天下,不用向天下说教,不用喋喋不休教人们该怎么做,天下万物却能井井有条,这是无言胜有言啊,真正的大辩不需要去争辩,尽职尽责,忠于职守,一心为公,造福天下,何必在乎世俗之人的看法,所以啊,谓之: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
解释:躁动胜过冷清,安静胜过炎热。
解析:天下万物(被管理者)内心躁动,为了名、利、财货等外物,努力劳作,奋发有为,争先恐后努力,这样这个世界就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天下万物(被管理者)内心躁动,世界充满生机,远远胜过一个死气沉沉的世界,这是万物的被管理者之道,也是有为之道,所以啊,谓之:(有为之道)躁胜寒。大道管理宇宙万物,内心至虚至静,没有私心私欲,没有对外物的占有欲望,大公无私,给万物提供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管理者内心安静,对外物没有占有之欲,对外物没有热情迎接,立政为公,执政为民,大公无私,真心实意造福百姓,所以啊,谓之:(无为之道)静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解释:(管理者)内心清静才是天下正道。
解析:“躁”象征的被管理者之道,是有为之道;“静”象征的是管理者之道,是无为之道,这样解释就能和“静为躁君”有效衔接起来。“躁”象征的被管理者之道,这是天下万物的自然真性,不需要立教示人啊。《道德经》是讲大道之德的书籍,是教给管理者长治久安道理的圣典,它的立脚点就是管理者之道,是无为之道。大道内心清静,不被外物所累所伤,才能给万物提供公平公正的运行秩序;管理者内心清静,没有私心私欲,立政为公,执政为民,才能真心实意造福天下苍生,所以啊,谓之:清静为天下正。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js/14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