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盛家小女儿盛明兰因为生母早亡,从小便不受亲爹重视。在宅院里生活的她,虽然聪明伶俐事事通透,但只能谨慎小心为人。
两位姐姐说不会的东西,哪怕她擅长也只能跟着说不会,因为在她年幼时,就因为自己毛尖出头导致母亲被林小娘害死,所以她时刻谨记在心的就是要收敛锋芒,韬光养晦。
最后,她慢慢收集母亲被害的证据,并且设定好复仇的方法,最终让杀害母亲的罪魁祸首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如今我们虽然没有生活在那种复杂的大家族里,但在为人处世上,也不应该表现得太出众。
《史记》中有记载,孔子在拜别老子时,曾给他写过一篇临别的赠言,这篇赠言的最后几句话是这样说的: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听说,一个聪明厉害的商人往往不能从表面上看出他财富的多少,一个真正的君子往往是内心非常有贤德,但表面上却表现得愚昧无知。
中国有个成语叫和光同尘。这个成语其实出自老子道德经。道德经中说“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为人要方正,但是不要整日孤高自傲,想着孤立他人,在坚守自己原则的同时,也不可以成为一只“刺猬”,胡乱伤人。做人可以直接率真,但是不能因此而肆无忌惮的去伤害别人,为人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取得卓越的成就,但是不能对此过分炫耀,这样的人,通常会招来他人的嫉恨,或者让人觉得难以接近。
其实这种思想与民间谚语“出头的椽子先烂”,“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等思想如出一辙。
在大自然中,就有许多类似的例子。变色龙为了保护自身而将自己与所处的环境变换成同一种颜色,以此来迷惑敌人。古人行军打仗时也会将自己的打扮与士兵的打扮做到一致,不然自己肯定是第一个死的。
当初庞统之所以被杀死,不正是因为他骑了刘备的的卢马吗。
在老子的思想中,是主张以慈和体谅的行为,实现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统一,从整体利益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学会收敛自己的光芒,融合到群体中去,不给自己贴标签,不给别人划界限设局限,这样才能走向真正的成功。
看完老子的观点之后,我们会发现,里面的思想对于如今的我们在生活中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道德经》,其实就是老子写给后世的一本书。
晚清名臣曾国藩在被猜疑被冷落的时候,曾从《左传》,《史记》中探究先人的经验,去寻找解决当下难题的法门,但遗憾的是,他并未从中找到答案。最后还是在二弟的陪同下,去道观找到了一位道长,这位道长给他推荐了一种治疗心病的药方,这个药方正是《道德经》。
曾国藩曾说,在读完道德经后,自己整个人深感大彻大悟。
马云在一次读道德经时,就很兴奋地跟大家分享说:“哎呀!这哪是我在读老子,明明是老子在读我,而且他读到了我内心的最深处。
鲁迅先生也曾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虽然道德经只有字,但是却字字珠玑,句句精辟,里面的任何一句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许多读者可能担心这本书写于先秦时期,言语晦涩难懂。所以今天就给大家推荐这套带有白话文注释的道德经。
这是一本典藏版,无论是拿来收藏还是自己看都可以,书中有为人处世的道理,也有让人捧腹的故事,生动有趣,给孩子读也是十分合适的。
道德经典藏版精选月销量¥5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js/14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