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失去道社会乱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本章意在强调至高无上的“大道”的重要,但却常常引起人们的误解。
人们困惑不解:难道仁义、智慧不该提倡吗?孝慈、忠臣不该称颂吗?老子为什么似乎在否定这些呢?
其实,对于这些疑问,“妙解”部分已经有了明白的解说。
在老子看来,当“大道”遍行天下的时候,民风淳朴、父慈子孝已是社会常态,因此用不着去刻意强调这些的重要。一旦极力标榜这些时,说明“大道”已经湮没不存了。
老子用这种逆向思维的表达方式来强调“道”的重要,颇有警醒世人的意味。
我们的良心、清净本心就是大道之心。
当良心荒废,才会強調讲仁讲义。(我们的良心,没有二元对立;来到讲仁讲义,已有二元对立产生。)
大道遍行的世界,众生平等、民风憨厚纯朴。社会如果流行世智辩聪、世故圆滑的风气,就会形成勾心斗角、耍诈、虚伪的现象。
大道遍行的社会,人人知恩感恩,父慈子孝,本来就是社会常态。当世风下降到六亲不和,才会强调孝顺慈悲的重要,标榜孝慈模范供学习。
大道遍行的社会,人人凭良心为国、为民服务,没有忠不忠的问题。当国家昏乱,才需要标榜忠臣良相来供学习。?
智慧分享
老子希望我们超越二元对立来到一体的世界,与道合一。如果一直强调仁义忠孝,表示你离开了大道、离开了一体世界,落入在二元对立的世界。
资料来源:郭永进老师《道德经妙解》
-END-
对文章有什么看法
欢迎您点击“评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们采纳的速度超乎您的想象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qw/1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