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图
第十八章
十七章讲了好的治国方式,百姓皆曰我自然。十八章说的是我们的社会出现问题的时候,世界是怎么运作的。
“大道废,有仁义”。当这个社会不按基本道德运行的时候,我们没有基本的廉耻,公平正义消失、社会处于极端不平衡状态。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宣讲道德,主张仁义。就如同我们现在学习《道德经》,是因为我们迷失了。做事唯利是图,没有信仰。失去信仰,就是丧失灵魂。迷失于无边的红尘中,我们将走向越来越不可知的,失去前途的未来。
“智慧出,有大伪”。这有好几层意思。一是人心的奸诈虚伪,我们需要智慧去识别。智慧是分阴阳的。智慧,看你站在什么立场去运用。你站在为化众生,为大众服务的角度,还是站在为自己私利的角度。极端的自私,这种智慧就是奸诈。理想的社会是不需要智慧的,但我们现实的社会需要智慧。所以,普华宝诰中讲:“以清静心而弘大愿,以智慧力而伏诸魔”。我们智慧的能量去化解世界的矛盾,而不必去选择战争来处理冲突。智慧有很多的层次,我们也能用智慧能量去化解小人。
“六亲不和有孝慈”。六亲是指父子、兄弟、夫妇。儒家的学说,是建立良好的社会持序。对父母讲孝道,悌是尊敬兄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里的意思,六亲不和,我们有孝悌文化去调整,我们讲孝道,就是和谐这种关系。
“國家昏亂,有忠臣”。国家太平的时候,显不出谁是忠臣和奸臣。国家出现动乱或战争,就有爱国的忠臣来保卫国家和民族。
儒家秩序伦理观,讲的是人道。仁义礼智信对于金木水火土,儒家也是道统的传承者。
中国传统社会基本的五种人伦关系,即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为“五伦”。伦,人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孟子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小人就是丧失五伦之人。什么事情只以自我利益为中心。不讲仁义、道理、信誉,站在阴暗处,借势、借力打击别人、诬陷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道的用是中庸。世界在震荡中会趋于平衡。当事物走向极端的时候,反方向的能量会平衡他。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我们应该学到什么?应当看清什么?在这个学习中,我们慢慢地会发现人类美好的明天。
本章讲的内容,是对立的矛盾统一体。不管世界什么乱,总有反制的力量来平衡他。当然,这是社会生病了才出现的抗体。就跟人生病一样,当病毒浸入,人体也能产生抗体。只要我们内在的能量强大,五行平衡,什么病毒也侵害不了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qw/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