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水碗已盛满,不如停止下来;捶打金属使它尖利,难保长久,必遭挫败。金玉满堂,没有守得住的;富贵而骄傲,必将自己招灾。功成业就,退位收敛,这是合于自然规律的。
老子在本章中暗示了三个至关重要的道理。也是老子觉悟道的,而且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三个真理性的观点。
其一.是说舍与得的辩证关系
老子讲,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水满则溢,这是千古颠覆不破的真理。但是重要的是看溢的妙用,也就是说盈了之后要知道如何去溢,因为盈了以后就要亏,这是规律性的,也是事物发展的辩证法。
所以得到之后,一定要懂得如何正确地去舍。这很重要,如果拥有了之后不懂得和别人去分享,贪婪成性,那一定不会有好的结果。这就是舍与得的辩证关系。
老子告诫人们,不要自视清高,骄傲自满,心无天规法则,狂妄自大。认为自己所得到的和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这样做是违背天理,背道而行的,必将招至失败的后果。
老子拿金属来做比喻,无论怎样使金属变得锋利,都难保其长久不钝,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会挫和折的。
其二.是讲物极必反的规律
老子讲,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老子这是在讲物极必反的规律。因为老子就是窥天得道之人。所以老子说,金玉满堂是没有守得住的,要懂得善让。荣华富贵,会使人骄傲自满,骄奢淫逸,并告诫人们这样必将给自己招来灾祸。
其三.是讲适可而止的道理
老子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其意是说,功成业就后要懂得谦虚谨慎,退让收敛,还要懂得藏匿好自身的锋芒,更要明白适可而止的道理。这样做才是符合规律的这是人生大智慧的体现。
本章的重点老子是讲持而盈之,不若其已。就是说当你金玉满堂时,一定要明白舍的道理,还要清楚善让的重要性。
只有懂得了舍,才会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理,才会清楚舍也要有道的真正含意和其中的天理,因为天理是不可违的,违背了天理将是后患无穷。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12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