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影响 >> 正文 >> 正文

倒解老子道德经之五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3/3/29
甲氧沙林片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50718/4658789.html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下这些话,其本意必然是想要宣扬一种古典主义的朴素唯物价值观,这段话的意思是,世界乃至宇宙的规律道理就像是张弓射箭,弓箭拉的高了,就要往下放一放,弓箭拉的低了,就要往上抬一抬,力气多了就松一些,力气小了就加一些。所谓的天道,就是将多出来给那些不够的,但是人间的道理则不是这样,是将不足的拿出来去增加本来就多的。谁能将多出来的拿出来给天下那些不足的,谁就是有道者。所以圣人有作为但不会以此为邀功的借口,做成了事情却不凭借成果从中获利,在没有欲望中可以见到贤者的品质。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生活节奏非常迅速,由于科技的进步,人类的生活状态也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但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有一点是没有变化的,就是人性与价值体系。人们现在的主流价值体系依旧保持着古典时期的标准,无论是西方世界还是东方世界,主流的价值观依旧还是古代先哲们思考总结出来的那些品质。比如“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牺牲小我”等等,但是这种要求却违背了一些社会理论,特别是自资本主义诞生以来,经济学也开始逐渐成型,各种经济学大部分的一个基础论调就是“人性本恶”论。老子的这些话则说明了人性恶与自然界规律的矛盾,社会贫富差距说明了这个情况额真实性,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但剩下80%的人却要平分仅剩的20%的财富,这就是活生生的“损不足以奉有余”,宇宙运行的规律与此完全相悖,温度是高向低传递热量,火不会越来越热,冰也不会越来越冷。

老子提倡道法自然,人也要遵循自然规律,只有能遵从天道的人才是真正的贤者,是圣人。所以据有财富的人应该将多出来的财富给那些缺少财富的人,这是老子认为的“不欲见贤”。可是时代发展到今天,真正仗义疏财的人如凤毛麟角,可见老子的主张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

无为而治,是道家追求的政治理念,即执政者“不作为”就可以让天下按照“道”去发展,回归自然本性。这点其实与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相符合,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家认为市场是不需要进行调控的,过多的干预只能起到副作用而无法改变市场规律,但是历史证明自由主义经济必然会产生垄断和经济危机,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大萧条”就是这种经济学观念指导下的悲剧,直接或间接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生。所以正如老子自己所说,要像拉弓射箭一样,弓弦过于紧绷就要松一松,弓弦不够力度就要紧一紧,自由主义与宏观调控应该并举,这才是真正能够起到推进作用的思想理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125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