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影响 >> 正文 >> 正文

老子道德经解读第六十一章有道明师解读简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3/3/30

第六十一篇原文: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语译:

大的国家好比江河的下游,下游乃天下江河汇聚之处,也是天下江河安静归宿之处。雌性常以柔弱胜过雄性,就在于雌性常以柔弱居于下位。所以大国应以谦下对待小国,就可以取信于小国;小国应以谦让对待大国,就可以取信于大国。所以一个是由于谦下取信于小国,一个是由于谦让而取信于大国。大国谦下不过是想兼并蓄养小国,小国谦下不过是想投靠利用大国。如果两方皆能满足自己的愿望,大国应以谦下为宜。

悟解:

老子在上一章着重讲了应如何治理大国,在此章中则着重讲了大小国家之间和平相处的关系。也可以说是无为治国者的外交政策。在天下还没有进入无为而治之前,一个道治国家,应如何处理与其他国家间的关系?老子为此制定了一个和平相处的准则,即大国应持谦下,小国应持谦让。两者互谦互让,故能和平相处,两不相伤而各得其所。

如果两国之间反复报复作战,这不断激化的矛盾将会变成恶性循环的链条,如果一方不先停止下来,则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长期争战的结局只能给人民留下一片废墟与大量伤亡悲痛,而人民百姓是最大受害者!……如此循环,冤冤相报何时了?

作为一个强大国家所应处的位置与姿态不是高高在上,以强凌弱,自傲自大,而恰恰应处于谦下的地位。古人云:“江海居大而处下,则百川流之;大国居大而处下,则天下流之”。这是一个开明的大国应具的宽广胸怀和道德风范。也是自然合道的外交策略。无需任何武力威胁与战争。

由此悟之,真正的强大者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平和居下!柔弱安静的雌性往往能胜过强盛躁动的雄性,其根本内因是雌性能以柔静为下。和谐平衡(谦下礼让、诚心诚意)的自然之道是宇宙中永恒不变的法则规律。谁了知它、顺应它,谁就能保持经久不衰,包括自身的健康与长寿。反之,谁无视它、违反它,谁就必然受到它的惩治!

大国首先必须要做到谦下,小国所表现出来的对大国的谦让也才是出自内心的,而不是屈服于压力下的忍辱割让。老子给无为治国者开出了一副和平外交的神丹妙方,实乃上乘有道之举!同时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制定和平外交政策的根本依据!“谦下”与“谦让”这四个字就是大小强弱国家走向和平幸福统一的根本光明之路!

古人常讲的多行不义必自毙。狂妄纵欲者必违道,不打自倒。纵欲者高傲气盛、贪吃贪喝贪权贪色,身心完全处于一种阴阳极度失衡的状态,他的生命能量受到极度耗损,他能长久吗?法律不惩治他,自然法则也会惩治他!古人云: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其根本内涵是宇宙的自然法则,法网虽稀疏而没有漏洞,凡违反者休想逃脱自然法网的惩治!

世人将自然法则的惩治视为“天意”难违。这难违的“天意”就是原本永恒存在的自然法则规律,是真正的“铁面包公”和无形的“尚方宝剑”!即使侥幸逃脱世间法律的惩治,却不能逃脱自然法则的惩罚!

这就好比暗害了一个人,即使一时瞒得了世人,但被害者的生命信息会遵照自然法则向你讨还血债!这往往表现为害人违法者的心神不安、六神无主与身心平衡极度失调。这种自然的惩罚往往比世间的惩治更为痛苦(其实,这也是阴阳矛盾相互转化平衡的因果效应)。

本文作者:惟一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125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