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七章,主要是讲奉献精神,为了得到最终那个最大的好处,反而要先帮助别人,凡事先想着别人,把好处统统让给他人。
那么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呢?心情愉悦,健康长寿。
不是人人夸你善良,好事儿做多,以为就能得到美誉,这个结果也不一定;很多人,做好事,就是为了得到个赞,为了让别人觉得你善良,结果有人照样骂你,看中这个名声,反而深陷其中,陷入那个矛盾之中。
当然,好处更不是现实利益;物质上的好处很有可能得不到,做好事儿的时候,就不应该去计较;此时此刻帮助你,是为了让你记住我的恩惠,为了有一天能够从你身上赚走更多的钱,这就走偏了;应该把这一切统统抛完,做好事儿就是做好事儿,做好事儿,我乐意我开心我快乐,一次一次,一点一点,叠加起来,就构成了整个生命,就是赚到了幸福,赚到了愉悦,赚到了长寿。
下面来看看这章的三句箴言:
1.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并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也就是要无私奉献,心心念念都是自己,斤斤计较,反而诸事不顺。
2.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因此,有道的圣人,有大智慧的人,遇到事情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
也就是北宋范仲淹那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外其身而身存: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的生存。
公司绩效考核,你老想拿那个A,就活得很累,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和领导保持关系,挤眉弄眼啥的;如果不在乎最后几位,没有那个好的,坏的观念;做事儿就是做事儿,结果并不重要;就能够自由轻松。
3.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这不正是因为其无私吗?所以能够成就他的自身。
要让自己有所成就,反而是要先做好事儿,把好处统统让给别人,一件不留;不是一样一样地赚进来;而是一样一样地先分享出去。
《道德经》是一本善书,甚至比儒家还要善,因为儒家还是希望出仕的,能够有所作为的,道家干脆是无所求,无所为而无所不为;老子不教你占便宜的术,不教那些阴谋阳谋,那些统统都没用;算来算去,最终人算不如天算,那又何必去算,何必去学。
孔子,老子,庄子;关于兵家和法家那一套,其实统统都懂,但更为高明,看得更远更广;觉得那并不是真正的智慧,不屑于写进书本里面,甚至看似聪明其实愚痴,最终是要吃大亏的;小知不及大知,干脆不讲。
老子一直强调要全部施舍出去,强调“柔软胜刚强”,强调善于助人;只有这样,自己才可以获得长久保存。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12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