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卜殿东
《道德经·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从古至今,一句“治大国若烹小鲜”为人所熟知,而历代注家学者几乎莫不以《韩非子·解老》为据,以为此句乃言治大国若烹煎小鱼,政不可烦挠,其要在于不扰民、不折腾云云。《韩非子·解老》云:“故以理观之,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韩非此解释可谓贻误千载,今试辨析以纠其谬。
窃以为此章首句断句有误,导致理解上产生根本偏差。章首一句“治大国若烹小鲜”,当断作“治大国若烹,小鲜。”以今语释之,即曰:“治理大国犹如烹饪(做到和羹调鼎、调和五味),此仅小善小治(非至善大道)也。”此“鲜”字当训为“善”或“好”。《诗·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籧篨不鲜。”郑玄笺:“鲜,善也。”;《尔雅·释诂》:“鮮,善也。”;扬雄《方言·第十》:“鲜,好也。南楚之外通语也。”可见《道德经》此章所谓的“小鲜”就是“小善”、“小好”、“小治”的意思,指其与至善大治还有很大差距。政治家如同大厨,若能够做到和羹调鼎、调和五味当然不错,但这毕竟属于“有为”范畴,其与圣王“无为”而治的结果毕竟不可同日而语。
古人常以和羹调鼎、调和五味的烹饪之术来比附象征治国之术。《尚书·商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孔安国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诗经·商颂·烈祖》:“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假无言,时靡有争。绥我眉寿,黄耇无疆。”郑玄笺:“和羹者,五味调,腥熟得节。食之,於人性安和,喻诸侯有和顺之德也。我既祼献,神灵来至,亦复由有和顺之诸侯来助祭也。其在庙中既恭肃敬戒矣,既齐立平列矣,至于设荐进俎,又緫升堂而齐一,皆服其职、劝其事,寂然无言语者,无争讼者。此由其心平性和,神灵用之故,安我以寿考之福,归美焉。”;《韩诗外传?卷七》:“伊尹,故有莘氏僮也,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其遇汤也。”;《孟子?万章上》:“万章问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汤’,有诸?’孟子曰:否,不然;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伊尹曰:)‘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伊尹以至味说汤的故事,伊尹将烹调中的“火候”及“调和五味”的道理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其借烹饪之道治国以推行其尧舜之道而最终成为一代贤相。上述例证在在处处都显示了古代烹饪之术与治国之术之间紧密的比附、象征关系。然而烹调与治国之理虽然相通,但毕竟属于“有为”的范畴,且推行尧舜之道对于政治上“火候”的谨慎掌握及“调和五味”的小心处理毕竟人为斧凿痕迹太重,稍微处理不慎即会出偏差、变味和事与愿违。更不要说“五味令人口爽”,五色、五音、五味等本就是对人心的扰乱,故而在老子看来“治大国若烹”的治国宗旨和状态只是小道而已(“小鲜”、小善),并非“以道莅天下”的“无为”之道。质言之:此乃老子站在道家的立场上鄙薄儒家的“尧舜之道”而已。那么,什么是治国之至善大道?即下句所言“以道莅天下”。
另外,特别要说一下:之所以河上公要将“鲜”字解释为“鱼也”(河上公《道德真经注》卷四),明显是受到《左传》晏子与齐景公“和同之论”中所谓“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之说的影响(《左传·昭公二十年》)。但我们不要忘记这种“济五味和五声”和羹以烹鱼肉的手段正是老子和道家所鄙弃的,老子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道德经·第十二章》);以及所谓“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道德经·第三十五章》)等,都明确无疑地证明了老子是鄙薄以所谓调和五味的烹调之法治国的。那么河上公也许是不明此理,也许是凿枘之下试图刻意牵引弥合儒道二者间的罅隙,故而只好变通解释为“鲜,鱼也。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治国烦则下乱,治身烦则精散。”了。
“以道莅天下”乃省略主语之修辞格。“莅天下”即“(君)临天下”,“以道”者谁?谁能“以道(君)临天下”?当然是圣王了(本章中所谓“圣人”即指有德之圣王)。故此句足之即“(圣王)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乃谓圣王尊道无为,不刻意有为以治天下,更不求助乞灵于鬼神。古之人敬天法祖、明鬼尊神,勤于祭祀以求福佑。《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诗·大雅·旱麓》:“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然圣人归根复命“以无事取天下”,故不尚鬼神、不重祭祀而“以道莅天下”。圣人生,在世无为,使民不伤;圣人死,归而不神,使民不扰(《列子·天瑞》:“鬼,归也。归其真宅。”)。圣人生不用智,死不显灵,无为而无不为,故德交相归往焉。
(本文由卜殿东原创,如需转载、节引请标注原创作者名称并合法使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13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