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影响 >> 正文 >> 正文

戴建业老子的作者之谜老子老聃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4/8/10
戴建业:《老子》的作者之谜——老子、老聃、李耳究竟是几个人?《老子》一书的作者在《史记》中并不是一个问题,司马迁虽未直接说老子写下了《老子》,但他明白无误地说老子写下阐述“道德之意五千余言”的书后才离开关令尹喜的。《老子》真的是为了抵几餐饭钱而随手而就的文章吗?《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他对周的统治阶层的腐败、愚蠢和荒淫日渐厌恶,且见周王朝式微,大权旁落诸侯,便辞掉藏书史官之职,决心离开周都城。老子路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盛情款待了他。老子将要离开那天,尹喜说:“您就要隐居了,就这样把那么多学问烂在肚子里,多么可惜,为我们留一本书吧,难为您了。”关令大人的饭当然不能白吃,老子拗不过他的执意央求,于是就坐下来写了一本书,“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自此之后就没有人知道老子的下落,有人说他活了一百六十多岁,有的说他两百多岁无疾而终,至于道教徒称他长生不死,那就更是云雾里去了。可后来的疑老派故意把“老子”、“李耳”、“老聃”三者异名同谓的关系搅混打散,将三者分拆为三个不相关的人,然后又使老子与太史儋、老莱子重新组合拼凑,以便大大延后老子与《老子》的年代,并把《老子》的作者分派给几个分属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甚至还可以将历史上的老子虚化,这样,孔子问学于老子的历史真实就变成了子虚乌有的小道传闻。老子和老聃是不是同一个人?因秦汉有些书中引用《老子》的言论,有时冠以“老子曰”,有时又指称“老聃曰”,有人便抓住这一点断言,“老子”与“老聃”是两个人,《老子》的著作权至少有部分属于“老聃”。那么是不是这样呢?其实,韩非《解老》、《喻老》两文中的“老”字就是指《老子》一书,依照先秦以人名名其书的惯例,我们可从这一书名推知其作者为“老子”。《韩非子·难三》引用《老子》时明言“老子曰”,《韩非子·内储说》引用《老子》36章“鱼不可脱于渊”,则指明“其说在老聃之言失鱼也”,可见老聃就是老子,老聃也即《老子》一书的作者。《庄子·寓言》载:“阳子居南之沛,老聃西游于秦。邀于郊,至于梁而遇老子”,这也说明老子与老聃是一个人。《庄子·天运》篇中更把老子、老聃交相称呼,多次视老子与老聃为一个人。所以说,把老子与老聃分拆为二,不是无知寡陋便是居心不良,或是既无知寡陋又居心不良。老子和李耳是不是同一个人?把老子与李耳分拆为二,再断定《老子》的作者是李耳而不是老子,这一作法与分拆老子与老聃同样荒唐。《史记》明白无误地记载老子名耳,如果对历史持虚无主义态度,那么对任何历史事实都可以否定,甚至还可以怀疑秦皇汉武的存在。至于说《老子》的作者是太史儋或詹何,更是毫无历史根据的“想当然”,不值一辩。《老子》到底是什么时候写成的?直到年才有了实锤定论《老子》成书的时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派主张成书于春秋末,《老子》是老子的语录,基本反映了老子的思想;一派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老子》是老子再传或三传弟子的记录;一派说成书于秦汉之间,《老子》是杂揉各家而成的混合体。各派或从《老子》的思想形成立论,或从《老子》的语言文字入手,或从《老子》的文体分析,为各自的观点提供辩护和论证。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老子》两种帛书写本,其中甲本抄写年代在高帝时期(公元前—公元前年),乙本抄写年代在惠帝或吕后时期(公元前——公元前)。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老子》简本。简本分为甲、乙、丙三组,其中甲组抄写时间在公元前年前后,甲组流行时间至少在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从三组简本的文字异同看,它们抄自不同的文本,而《老子》的原始本“应该向公元前5世纪去寻找”(参见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北京东方出版社年版)。郭店楚墓竹简《老子》抄本的发现,使各种争论可以休矣,也使我们可以公正地把《老子》的著作权判给老子:“《老子》一书从总体上来看当遵从《史记》的传统看法,为老子的著作,是老子思想的集中反映”(同上)。当然今传本《老子》不会像《史记》所说的那样,是老子饭后在关令强求下一时的“即兴创作”,它无疑有一个发展、定型的过程,老子的弟子或道家思想的信奉者,可能在局部对它进行过修改、补充和润饰,但它的主导思想仍属于老子是无可争辩的,而《老子》一书的大体规模在战国早期就已成形。司马迁说老子“著书上下篇”,现通行的三国魏王弼《老子》注本也是分为上下篇,上篇37章称为《道经》,下篇44章称为《德经》,因而《老子》又被称为《道德经》。将它称为“经”地位就更高了,当然这大概是道教兴起以后的事,道教奉《老子》为最主要的经典,尊称它为《道德真经》。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德经》在《道经》之前,它是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老子》抄本。九十年代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简本《老子》,虽时间上更早于帛书本,但没有帛书本《老子》那么完整。今天大家读到的《老子》与司马迁当年读到的《老子》,文本基本没有什么差别,全书的字数都是“五千余言”,篇幅不还及大家通常见到一个短篇小说那么长,但它和《论语》一样,堪称塑造中华民族灵魂的“圣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135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