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殊华来啦~
最近在读《道德经》,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它读完啦。
全书共81个章节,分《道经》和《德经》两个部分。
之前一直以为《道德经》是一个整体。
没想到它是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
上篇38章为《道经》,下篇43章为《德经》。
你知道大器晚成这个成语出自哪里吗?
竟然是出自《道德经》。
原文: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yu),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指的是:
最宝贵的器皿总是最后才完全成型。
说实话,以前读《道德经》时给我的感觉是“苦”的。
现在读它不时有点“甜”。
不知道是我变了,还是《道德经》变啦。
《道德经》给我的感受是:
特别圆润,特别美。
就跟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一样。
分享几句书中的美言。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认为自然界里的水是最接近“道”的东西。
因为它不仅“居下”,而且“不争”。
除了滋润万物之外,它什么都不做。
因为“居下”,所以能变成天上的白云,因为“不争”,所以无处不在。
换句话说就是“低调”,把姿态放低,像水一样“生活”。
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最好低到尘埃里。
比如说如果今天我爬着去单位上班,绝对没有人拦我,甚至还会有人给我拍照。
不对,今天是清明节,不用上班。
真好,这样就不用爬着去单位啦。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这句话的意思是:
真实的话语往往不动听,华丽的言辞往往不是发自肺腑的真话。
所以知道为什么殊华一直都建议你读书、写作了吧。
因为这两件事虽然有难度,但却是成本最低,成长最快的方式。
还是那句话:
忠言逆耳利于行。
只有你真正行动了,才能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成长就是把一块石头雕刻成一件艺术品的过程。
通过不断地“鞭策”自己,把身上多余的部分通通“敲掉”。
比如好吃懒做,喜欢拖延等等,当这些多余的“部分”除掉后。
真正的那个你便会显现出来,这个你是如此的让人喜欢,如此的清晰明了,有模有样。
以至于每天照镜子时,你都会被自己帅到。
3/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句子的意思是:
自然的规律是没有亲疏之分的,但它总是会帮助善良的人。
所以知道殊华为什么一直都在做“老好人”了吧。
有一句话叫:
极致的利他就是利己。
利他说明你是一个善良的人,而善良的人会得到“道”的帮助。
得到“道”的帮助之后,你又更愿意去帮助更多的人。
如此一来就能形成一个闭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闭环。
换句话说,假如老子生活在现代,他一定会是个富翁。
因为整部《道德经》都在讲怎么才能更好的帮助他人。
不得不说,老子帮助他人的方式真的挺特别的,他建议咱们“躺平”。
用他的话说就是“无为”而治。
所以从明天开始,殊华就不喊你读书、写作啦。
你爱读不读,爱写不写,关老子“屁事”。
我也要学老子“无为”而无所不为。
说不定咱不督促之后,有的人反而会自觉主动的去读书、写作了呢。
如此看来,老子对人性的理解还是蛮透彻的。
就跟小孩子一样,你不让他做一件事他偏要做这件事。
你对他“冷眼旁观”时,他反而会变乖。
最后,用《道德经》里最经典的一句话来总结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师傅,请问什么是自然?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13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