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辛东方
《道德经》是一部千古奇书,它阐释出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阴阳转化道理,解释了天地人奇妙的关系。
《道德经》自问世以来,就惊动了世人,人们对它爱不释手,数千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一直在学习它,使其成了指导工作和生活的“百科全书”。人类开发建设地球,也不得不顺从其规律,从而顺势而为。如果宁要“人定胜天”,则是与“道”相悖而驰,自然界资源是有限度的,不能过度开发。
《道德经》全文与其说道德经是一部奇书,倒不如说它是一把解决宇宙万物矛盾的“金钥匙”。
《道德经》第七章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意思会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因为它不自贪自益其生,所以能长生。同理,圣人把自己置于最后,他反而在前;把自身置之度外,他反而长存。这不正是由于他无私,反而成全了他的私吗?
一个人学会成全他人,处处为他人着想,而把自己放到最后,没有私欲。没有欲望,这就是“圣人”。圣人是一种完美的人,他的能力超出了普通人的认知,这是一种全能型人才,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圣人就是一个“完人”。
孔子是一个圣人。
比如孔子,他的言论被后人以及弟子整理成了《论语》,礼义廉耻等道德标准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历代做人做事的典范。在社会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那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的影响力以及重要的历史地位。
孔子三千弟子,出了72位比较出名的门徒,比如颜回,子路等。
“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重要的礼数都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关于君子的词语,《论语》里就出现了一百多次。君子只是圣人的一个最低标准,要成为圣人,就必须向完美人格方面发展。
王阳明是一个圣人。
比如王阳明,他是《阳明心学》的创立者,这是一个在文学领域、政治领域、军事领域卓越的人物。在《明史》的记载中,王阳明剿匪多次,并平定了“宁王之乱”,且没有败绩,这在历代著名人物中是少见的情况。王阳明另辟捷径,创立了自己的学问,没想到这个从小要做圣人的小孩子,多年以后居然实现了梦想。
一个文学人物,还逃过了明朝大太监刘瑾的追杀,并组建兵马,整顿军队,打败了朱宸濠,这个准备十年之久的宁王。王阳明在多次剿匪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事实上,剩余65%未读立即解锁专栏,阅读全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13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