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影响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第16章原文白话文及学以致用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4/12/30
北京正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本文用三个章节讲解道德经:

1、原文

2、白话文解析(用白话文阐述原文的具体含义)

3、学以致用(讲述道德经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云云,各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忘作,凶。

知常容,容能公,公能王,王能天,天能道,道能久,没身不殆。

道德经第16章,白话文解析。

内心达到最虚廓的程度,就能实实在在地保持静观.

对杂然并起的万物,我就能看出它们的归宿。

纷繁多变的众物最终要奠基于各自的本根。

就莫基于各自的本根而言,可以说它们是静止的。

莫基于固定的本根的静止就是它们命定的归宿。

命定的归宿是恒常的,知此便是聪明。

不知此,老想在命定的归宿之外妄有他为,定遭凶险。

知道了恒常的命定归宿,就知道了内心所应包容;知道了内心所应包容,做事就能出自公心;

做事能出自公心,考虑问题就全面;考虑问题全面就能顺自然;

能顺自然就能事事符合道;事事符合道就能长久存在,终生立于不败之地。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论语·尧曰》)“命”为何?就是人生不可逾越之根本。

老子所说的归宿--“根”、“静”、“命”就是人生之根本。

每个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如何把握这个根本呢?

第一,它必须贯穿于你的事业的始终,其表现形式可以与时变动,但实质性内容长久不变;

第二,它与你的个性相结合,在你身上的存在具有独特性;

第三,你的成功均由它而起,你的失败均由偏离它而起;

第四,对这个根本的追求非一蹴而,须有一个不断总结、反省、提炼和概括的漫长过程;

第五,这个根本是在实践中摸索到的,切不可用算卦看相等迷信的方式获得。

陆续会更新道德经全部章节,为了能找到我,请点赞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13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