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影响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的作者是谁是怎样传世的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0/1/3

{道德经}的作者,是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聃。据{史记}记载为春秋末周文王时的史官。‘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室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此外,{庄子},{礼记},{吕氏春秋}等书多处提到老聃。

《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文》,简称《老子》,道教尊称《道德真经》。河上公《老子章句》将其分为81章,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故称《道德经》。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乙本,推算约在公元前年前后,是目前见到的最古老的本子,与今本对照,皆《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文字稍译。

《道德经》问世以来,从战国开始,历代文人学者就探索其玄理,注解阐幽甚多,以道教思想作注始于河上公。东汉道教创立,张道陵天师《道德经》为圣典,用以教诲道徒。唐代道教得到帝王的扶持,唐玄宗尊《道德经》为上经,并立崇玄馆,讲习此经,尤其是玄宗亲自作注,在当时社会影响很大。据著名道教宗师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记载,至唐朝以道教观点解释此经有60家,并说此经以自然为体,道德为用,修之者,于国则无为无事,自致太平;于身则抱一守中,自登道果,得之者,排空驾景,久视长生。概括了唐代对此经的独特见解。

据有人统计,至明清以来,为《道德经》作注的大约有种,现传世者约90种,其中50余种收入明《正统道藏》。《道德经》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思想的重要典籍,而且是研究道教思想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经书。此外,近年内,该经在国外也影响很大。据台湾刘省斋《老子注解》里的《序言》载:美国著名作家米勒先生,在选古今十大作家的名单中,把我国老子列为冠首,引起了更多的人们研究这部五千言古籍的兴趣。

点击蓝字







































治疗皮肤病最好医院在哪里
中西医诊疗白癜风哪个更有效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5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