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影响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第一章内容的四个层次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0/1/3

《道德经》第一章分为四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具有其独立的意义,四个自然段之间又存在密切的联系。

1、第一层次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首先提出了天道理论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思辨哲学的方法论。

“道可道,非常道”提出了天道运行的本质、原则和规律。第一个道是认识的本体,可道是认识论和认识结果。认识了道的运行,也就认识了老子理论的硬件部分。

“名可名,非常名”是针对“道可道,非常道”的思维方法和思辨结果,内含老子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是认识论的部分。

认识道首先认识道之行,“玄之又玄”的道之运行是客观存在,太阳运行之玄影是人们对天地运行的真切感知。由认识道之行开始,加以智慧性的深化,从而取得对于整个道的认识。

2、第二层次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即宇宙生成论。

本句定义了无和有的概念,论述了从无到有的本质。宇宙之“无”属于混沌状态,宇宙之“有”是宇宙的现世。从“无名”的混沌状态发展到“有名”宇宙现世,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完整过程。

3、第三层次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是道的运行之玄与万物生命的关系。

认识道,需要有生命的视点,从生命现象的微和妙来认识道的实质。

从常道发现“微”,从非常道观察“妙”。常道和非常道“同谓之玄”,天道玄运则生命演化,故道之玄运与微妙相关。

道的运行本身并不存在常与非常,老子为了认识方便而做了形象化的分解。采用“常无”的非常道(宇宙运行时空之延续段)之视角观生命演化之妙,观复中发现万物芸芸与归根。采用“常有”的常道之视角(宇宙运行时空之横断面)观察生命个体之间的差别之微,任何差别都属于微。

4、第四层次的“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提出了道、玄、德与生命的关系。

玄,代表了道的本质和运行,道运行源于道的动力存在,道的源动力来源于橐龠的胀缩运动。“此两者”指“常道”与“非常道”,两个概念的实质是相同的,都是运行中的道。

这四个自然段的天道理论、宇宙发生、道与生命的关系、道与玄的关系,共同阐述了道作为宇宙本体的性质。









































白癜风抗复发
北京安全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5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