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影响 >> 正文 >> 正文

奥修谈老子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1/6/21
原创连接:老子年轻时便勇敢聪慧,读书爱学习,向圣贤求道,他一生历经坎坷,也许磨难是成道的必经之路,菩提必须在烦恼中提取,经历了沧桑的岁月后,老子成书了一套著作,涵盖了他的毕生心血,字数巨大,后来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老子却将它付之一炬。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在有感觉的状态下才行动,神性创造,而不是出发于头脑的机械运动,那是一个沙漠,没有创造力。成道后的老子沉默寡言,这也许就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情况一直在变,时空一直在变,每个人都不一样,不能依葫芦画瓢,一旦你说话,去表达就可能给人造成障碍,修为高的老子不能容忍自己做这样的事情,所以他说得总是很抽象,不具象,如水一样可以融合每一个人,也许也是他觉得以前写的著作有可能对别人造成障碍,所以将它付之一炬。在尹喜的要求下,将毕生大道学说写在了《道德经》里,随后骑青牛西去。《道德经》全文五千字,涵盖了万事万物的规律,内容深邃。在那个战火纷飞,人人自危时代(春秋),老子被各国君侯奉为坐上宾,向老子学习大道思想。他什么都不缺,内外皆逍遥自在,老子少年便发愿要做一个对世界有帮助的人,他爱众生,这不是一种出于回报的头脑诡计,而是本源状态的自性散发,本自具足,老子在源头,爱出爱返,世人回馈他,以各种形式。相传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老子去了秦地传道;另一种是说老子去了印度,成了释迦牟尼的老师。OSHO,作为近代人类最伟大的精神导师之一,他的洞见到达了人类智慧的顶点。当然他不完美,他也有缺点,见仁见智,人是复杂的,矛盾才是生命,对立面才是存在,你对准的是什么?这才是重要的。奥修的教导,总是那么直接,接地气,通俗易懂也不凡,奥修的气质有神性的庄严和圣,禅的意味,诗人的浪漫与芬芳,犹如他的橘袍一样,这与他读过的几万本书籍有关系,自称另一个国度的老子,他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我们拭目以待!——心之禅.5.2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9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