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影响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第二章之三分法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1/8/13
最新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90812/7375991.html

《道德经》第二章之三分法

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这里边的“不善”是否可以解释为凶恶?

在我们的认识世界里,包括我们接受的教育,经常认为善的对立面就是恶,非善即恶,不是善人就是恶人。

三国故事,家喻户晓。提起善人,我们首先能想到谁?刘备。刘备可以称的上是善良的代表,仁义之师。他不想领徐州而替陶谦,不愿取荆州而代刘表,不忍攻益州而伐刘璋……

曹操被称为乱世之奸雄,奸诈凶恶。他把持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诛杀名士孔融,杀害名医华佗;垂涎东吴二乔美色,霸占别人妻子;设摸金校尉官职,掘人坟墓……

但是还有一类人,比如十常侍、董卓和司马懿,他们的做法似乎和曹刘都有所不同,而且前后反差极大。

汉灵帝在世时,十常侍时刻侍奉左右,尽心尽力,如慈父一般,尤其是张让,灵帝直接呼其“阿父”;一旦灵帝驾崩,他们就为所欲为,擅自诛杀大将军何进,挟持汉少帝……

在进京之前,董卓就像东汉的擎天柱一样镇守边疆,忠于朝廷;一旦大权在握,废少帝立献帝,淫乱宫廷烧毁宫殿,纵容士兵劫掠百姓……

对于司马懿,曹氏家族开始一直对其抱有很大戒心。国家有难就起用,天下太平便罢免。司马懿也装出一副忠于曹氏却又与世无争的样子,最后干脆在家装病。结果,曹氏对其放松警惕;最终,司马懿乘曹氏高平陵祭祖发动政变,取而代之,直至改朝换代。

这类人面善心狠,善于伪装,可谓伪善之人、伪君子。不但古代有,现代也有,只是形式和手段似乎更“文明”。

很多培训机构打着响应国家复兴文化号召的旗号,以弘扬传统文化、济世救民为己任,四处免费演讲。一旦取得听众的信任,便开始对其洗脑,使出浑身解数劝其购买课程。结果却发现是假道学,言过其实,学不到什么东西。既浪费了钱财,又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对此,我们不能听信其一面之辞,不能头脑发热,更不能冲动行事,要暗地里仔细观察其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言行一致。当然,最好是避而远之。

所以,对于善恶,我们要学会用三分法来看待。除了善与恶,还有伪善。对比恶人,伪善之人更让人防不胜防。

善人不可能一直行善,恶人也不可能只做恶事。如果非要说有,也只存在于小说或者影视作品中。郭靖、乔峰一心就想着为善,成昆、欧阳锋就琢磨着如何作恶。现实世界中,恐怕难以找到。

虽然刘备心地善良,体恤士兵;但是在关羽兵败被东吴吕蒙杀害后,为了报仇兴兵伐吴,却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最终导致生灵涂炭,饿殍遍野。曹操虽然奸诈凶恶,却在征讨四方的过程中统一了北方,促进了生产,发展了经济。

有的官员一生为政清廉,却晚节不保;警察成功逮捕十恶不赦的罪犯,正是利用其善良的一面。所以善中有恶,恶中也有善。善恶不能太过分明,也不能随便给人贴善或恶的标签,更不能一棒子打死,否则可能会冤枉好人或者纵容坏人。

同理,对人对事不都是非此即彼,也要学会用三分法来看待。除了善恶,是非、对错也不能太过分明,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究个明白。在大是大非面前,只要不打破做人的底线,糊涂一些又有何不可。

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科学家都不清楚;早上锻炼还是晚上锻炼对身体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先洗脸后刷牙还是先刷牙后洗脸,争来争去,争到了“先吃饭后刷牙,还是先刷牙后吃饭”的问题上去了,都跑题了……争来争去也争不出个谁对谁错、谁是谁非,反而徒生困惑,彼此又伤了和气。如果学会用三分法,就不会较真。不但可以增长智慧祛除烦恼,而且彼此之间可以相处得更加融洽。

三分法

善中有恶恶中善,善恶中间有伪善。

对人对事三分看,无争生慧烦恼散。

青羊宫道观现已开放

开放时间(8:00-18:00)

特别提醒: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进入青羊宫道观务必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扎堆,勤洗手。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和安排。青羊宫道观以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健康安全,严格执行政府制定的疫情防控措施,请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

长按图片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9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