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作者 >> 正文 >> 正文

微国学道德经第87讲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2/5/12

文/张建云

那日。乘高铁过站。从梦中醒来时已被呼啸的列车带出百十公里,我别无选择而且满怀欣喜地下了车。之所以别无选择,是因为发现错误立即停止是最好的选择。之所以满怀欣喜,是因为只有满怀欣喜才能把下一件事做好。最早不是这样。先是急躁,愤怒于自己无能;再是后悔,后悔于自己错过;然后埋怨,可能会埋怨乘务员没叫我,也可能埋怨旁边人太喧闹,甚至埋怨车内温度低。人总会在自己的错误里抓到一个可以埋怨的对象和坐标,才能一解心中之恨。于是,在迁怒中继续二过。睡不着觉怨枕头,学习不好怨老师,人格太差怨脾气,孩子落后怨学校,日子不富怨邻居,这都是人性之恶。除恶,是一生的修行。追求完美,令人进步,是善。没有达到完美而遗憾、后悔、愤怒和嫉妒的情绪,是恶。善恶交织,就无法走入美好,甚至连连退步,置之死地而后不生。因为已经失去了“生”的本领。上乘境界是,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承认日子是个完美有缺的存在。所以,就会出现某些人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晴耕雨读,素心若雪的行为。这是无为而治的高等生活。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弊,就是错误、缺点、漏洞、疲惫、衰落。不弊,是不排斥,不担忧,不惧怕,而且可以欣然接受这些“弊”。但前提不是追求“弊”,而是追求成,追求好,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产生了弊,可以迅速、妥善、合理、合情地解决。事实证明,古今中外、上下左右、前前后后,都是存在“弊”的,大成有缺,有缺者大成。所以,就要面对和运用“弊”。此乃其用不弊。缺陷,才是完美。追求完美,是最大缺陷。既想当官,又想发财,必定官财两空;既想左拥,还想右抱,当然花落人亡。与日子妥协是最大的智慧。此刻,还差点钱,还差点权,还差点名,还差点情,孩子的学习还差几分,就是好的生活状态。因为,我们永远都会“还差点”。那日出差,飞机晚点。一膀大腰圆旅客与乘务员嚣张,急躁、谴责、咆哮,就差撕破脸皮。其目的是想让飞机赶紧起飞,说耽误了他千万合同。旁边旅客随声附和,乘务员姑娘似乎有点招架不住。我轻拽那“大”乘客衣角,从小姑娘身边拉开,与之耳语几句。他迅速回到座位,安心读报,不再作声。同乘朋友奇怪,问我与那胖子说啥?我说,你知道马航去哪了吗?等就等,早晚得走。千万合同也抵不过一条命。大家都不走,你一个人走很麻烦。刚开始不好走,走出去不好回。人生是个旅行,有同伴才快乐。着急走的人,最后都吃不了兜着走。人生的确是个旅行。到哪里都是一片风景。你说迟到了,需迅速赶路;你说过站了,要赶紧回家。本来已经错过那趟车,又失去一个心情,不亏吗?安住当下,享受此刻,才是意义。是活的意义。因为这一刻我们是真实的。放弃真实,匆忙赶路,当是虚浮。若奔赴的下一站又错过了呢?于是,一生在奔波忙碌中度过,或者迟到,或者错过。总遇不上正好。实际,正好就是现在的您,读文章、做事情、享受安闲的一刻。正好,就是心情正好。心情正好,生活、学习、工作、事业和爱情才能正好。要活个正好的人生。因为世界很无情,它不会挽留我们任何一个人永存,我们都会被它无情抛弃,或者热情送走。有情众生的我们,何不有个正好心情?人生可悲,因为它不能重来。人生可喜,因为它不用重来。管它呢!好好活着,好好旅行。午餐前,朋友开车撞到一辆自行车。幸好人无大碍,车有剐蹭。我为他祝福,小过欣喜,大事可成!缺陷真好,迟到与过站都好。活着好,死了好,死活都好。今天的原文是《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作者:张建云;编辑:微阅读

转自:张建云说;ID:yundianping

联系邮箱:wei_yue_du

.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11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