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法有重则有轻,如天地之有阴阳也;有迟则有速,如四时之有寒暑也。盖迟为速之纲,速为迟之纪,当相间错而不离。故句中有迟速之节,段中有迟速之分,则皆籍一速以接其迟之候也。然琴操之大体,固贵乎迟。疏疏淡淡,其音得中正和平者,是为正音,《阳春》、《佩兰》之曲是也;忽然变急,其音又系最精最妙者,是为奇音,《雉朝飞》、《乌夜啼》之操是也。所谓正音备而奇音不可偏废,此之为速。拟之于似速而实非速,欲迟而不得迟者,殆相径庭也。
然吾之论速者二:有小速,有大速。小速微快,要以繁紧,使指不伤速中之雅度,而恰有行云流水之趣;大速贵急,务令急而不乱,依然安闲之气象,而能泻出崩崖飞瀑之声。是故速以意用,更以意神。小速之意趣,大速之意奇。若迟而无速,则以何声为结构?速无大小,则亦不见其灵机。故成连之教伯牙于蓬莱山中,群峰互峙,海水崩折,林木窅冥,百鸟哀号,曰:“先生将移我情矣。”后子期听其音,遂得其情于山水。噫。精于其道者,自有神而明之妙,不待缕悉,可以按节而求也。
编辑整理:上阳琴院上
阳
琴
院
赋
上阳琴院坐落于九都路东山陕会馆,诚闹市之净土,乐坛之瑶蓬也,乃赋以文曰:
人生荣宁,皆为数定,
岂可枉作,聊送穷吟。
开卷有色,乃非真画,
天地无弦,清韵是琴。
址居山陕,毓秀钟灵,
关帝德聚,气贯古今。
桃源相寻,莫入远林。
于斯路外,烟罗殷殷。
伯牙挥手,钟期悉声。
田连操张,比律伶伦。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
斯是雅室,惟吾德馨。
可调丝竹,堪阅金经,
案牍焚香,鸿儒骋神。
谁识瑰宝?熟谙雅琴?
若非至人,必为知音!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11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