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作者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第十一章无用之用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3/3/27

道德经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个人释义

三十根木条来连接车轮中心的车轴和车轮内围的框子,以此做好一个车轮,当它中间有空隙的时候才可以组装车轴,这样车子就有了功用。塑造泥土来做出一些器物,只有当器物的中间有巨大的空隙,器物才可以装载一系列物品。凿开比门窗略大的空间才可以装置门窗,只有室内有空无的空间,才可以发挥住宅的功用。因此,存在的实体物品可以带给人们实际的利益,而虚无的空间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个人理解

无论是古代马车的车轮,还是现代汽车的车轮,都离不开中心的轴承空间,如果中心的空间全部被填满,那么车子的车轮就会变得过于牢固而无法滚动起来,车子就会失去它的功用。无论是什么材质做的器皿,它们的中间必然会留下较大的空间,也就是说,器皿只需要做好空间的外缘,就可以发挥出装载物体的功用了,即“无”的空间才可以放置“有”的实体。破坏实体的部分来营造虚无的空间,再用虚无的空间来装置想要的实体,这就是凿开门户的道理所在。建筑房屋的空间距离之所以有具体的标准来规范,就是考虑了承重的因素和人的视觉心理,也考虑了地震灾害的影响,还考虑了地理环境的影响。人们看得到实际存在的物体,能够直接得到物品所带来的利益,但是人们看不到、捉不到虚无缥缈的空间,所以只能利用虚空来放置实际存在的物体,并认为这就是虚无的功用,实际上虚无占据了宇宙的大部分位置。

现实联系

大部分人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而无法知道未来的发展,所以有远见的人才能位居高处,才能得到大部分未来的收益。有的人之所以先人一步,就是因为他能够得到更多的已知信息,从而推测出未来的发展动向,然后做好相应的准备,最后在未来到来时获取更多的利益,换言之,谁先发现没用事物的有用之处,谁就能快速的得到相应的收益。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事实上,没有无用的事物,只有没有发现有用处的事物。人生不就是因为没有意义而拥有无穷的意义吗?一个事物越是没用,就越是拥有无限的可能,所以只要人不断地尝试和积极的实践总结,就能够找到自身的价值。科学的发展不就是把生活中寻常可见的事物变得有非凡的意义吗?

世上从不缺乏千里马,只是缺乏懂得马的伯乐,所以历史上懂得用人的人要比有超强能力的人要厉害,比如会用人的刘邦当上了皇帝,而不会用人的项羽在乌江自刎。

结语

器物之用,在于用无。有利之用,莫胜于无用。无存之无,容纳万物。无有而有,无用而用。

#道德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124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